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操一生為何經常帶兵親征
曹操一生為何經常帶兵親征 在曹操剛起家的時候,手下本身兵力就不是很多,因此都是親自帶兵打仗。比如像征討青州的黃巾軍、為父報仇攻打徐州、呂布的袞州爭奪戰等,都是曹操自己領兵征戰。此時曹操手下的夏侯惇等人

曹操一生為何經常帶兵親征
在曹操剛起家的時候,手下本身兵力就不是很多,因此都是親自帶兵打仗。比如像征討青州的黃巾軍、為父報仇攻打徐州、呂布的袞州爭奪戰等,都是曹操自己領兵征戰。此時曹操手下的夏侯惇等人主要是承擔留守後方的責任。不過隨著曹操勢力的擴張,他需要兼顧的方向增加,此時就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了,有時候就會派手下武將帶兵出征。但是即使如此,他親征的次數也不少。特別是遇到棘手的戰事,他更是會親自帶兵前去。
以和劉備的戰事為例,衣帶詔事件後,劉備佔據徐州,和袁紹聯合反曹。曹操先命劉岱、王忠東征徐州。在劉岱、王忠被劉備擊敗以後,曹操才留下於禁牽制袁紹,自己帶兵親征徐州。
還有劉備依附袁紹期間,兩次在汝南率兵攻打許昌。劉備第一次進攻許昌被曹仁擊退,第二次則殺死了蔡陽。曹操隨即親自帶兵南下,劉備主動退走。
此後在曹操征討河北時,依附劉表的劉備再次北上襲擾曹操後方。曹操命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在博望坡和劉備對峙,結果被劉備擊敗。
在漢中之戰時,曹操先命夏侯淵、曹洪等人和劉備交戰,自己則在長安作為預備隊。夏侯淵戰死後,曹操親自帶兵前往漢中和劉備交戰。
而在關羽北伐襄樊期間,曹操也是先命于禁、徐晃前去救援襄樊。自己率軍在後接應,並沒有馬上親征。
所以我們不難看到,曹操並不是每一戰都是親自帶兵去打。有時候會在次要方向派曹仁、夏侯惇、于禁等人前去應付,直到他們對付不了才會親自率軍前往。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曹操在軍事能力上確實比較強,像他手下的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人和曹操相比有一定差距,一旦遇到勁敵還是自己親自帶兵去比較放心。
二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這軍權自然非常重要。曹操在亂世中起家,軍權也是牢牢抓在自己手裡。曹操派出去單獨領軍的通常都是曹家、夏侯家這兩個自己的親族武將。外姓大將能獨當一面的機會極少,也只有于禁、徐晃、張遼等少數心腹有一定機會。
而且曹魏的幾個精銳部隊曹操一向都是自己抓在手裡。比如曹操手下最精銳的騎兵虎豹騎,原本是曹仁弟弟曹純統帥,曹純死後曹操就親自統帥。這種情況下自然其他人只能負責次要方向,主要敵人還是得等曹操自己來對付。
因此曹操親征次數多也就不奇怪了。
很赞哦!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