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的表现 世上沒有不撒謊的人
世上沒有不撒謊的人
曾擔任谷歌大數據科學家的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茨寫了一本有關大數據的書,叫《人人都會說謊》。這本書裡有個觀點:無論是有意還是無心,每個人都可能說謊。你別覺得這話不順耳,事實就是如此。有時候是善意的謊言,有時候是情不自禁的“自欺欺人”。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撒謊,可能是自信或好高騖遠的想法,也可能是宏大的計劃,卻無法抵擋住誘惑。
人們說撒謊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我們就找個偉大人物來說說,民族英雄林則徐是怎麽撒謊的。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林則徐作為朝廷的欽差大臣,赴任廣州。在他任期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給國家的最高領導道光皇帝,上了八次奏折,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向領導匯報工作中,一次次地謊話。
他寫第一封奏折的時候,中英兩方因為貿易問題,已經有了軍事的摩擦。林則徐報告道光皇帝說,英國的艦船雖然很厲害,可是太笨重了,一旦到了淺水區就不行了。林則徐在上第二封和第三封奏折的時候,中英之間已經在局部開火了,大清水師根本就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一敗塗地。林則徐告訴皇帝說,英國人找茬,全被咱大清水師打敗了。因為咱們的軍艦是木頭造的,不結實,沒去追,怕追遠了回不來。那麽,身在一線的林則徐真的不知道自己打不過英國嗎?當然不是。當時林則徐親口告訴過同僚,大清水師是打不過英國的。可林則徐為什麽不把真實情況向領導匯報呢,卻采取了撒謊?
林則徐撒謊是有原因的,在他早年做官的經歷中,因為不肯撒謊,遭致同僚的排擠,只能辭職回老家。這次重回官場,當然要痛改講真話的毛病,於是就學乖了。還有個原因,道光皇帝當時有過最高指示,對英國人“隻攆不打。”所以,林則徐在給皇帝的三封奏折,既讓皇帝高興,又避免了自己的責任。
可是,中英局勢並不會因為林則徐學乖而改變,自此,中英的軍事摩擦越來越頻繁,讓林則徐意識到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這才寫奏折向領導攤牌。當道光皇帝聽了林則徐的真話後,回復了四個字:“一派胡言!”當即就讓林則徐下課了!
題圖是杜建成的毛筆字,林則徐的詩《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圖文由老杜原創、繪製
老杜夢畫,自說自畫
東倒西歪前後上下,南腔北調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