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遣使者出海訪問,他卻在外建立國家,現今國家很富裕
皇帝派遣使者出海訪問,他卻在外建立國家,現今國家很富裕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作為與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齊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和先進的科學技術,體制發達、經濟完善、人民富饒、國泰民安,國力雄踞於亞洲各國之首。因此,中國也被稱為天朝,擁有著眾多藩屬國,這些藩屬國,每年都要向我國朝貢,進貢琳琅美物,有西域的珍奇異寶、絲綢等等,中國也經常派遣使臣,到周邊的藩屬國進行傳教、文化傳播和技術交流,教會他們種植水稻、藥材等。這些小國奉中國的使節為天使,倍加尊重與愛戴,使者享有很大的權威與地位,而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節黃元壽後卻發生了一件趣事。

他去往國外後,不僅完成了明太祖交給他的任務,甚至還在那裡安家立業,成為了那個國家的國王,現在這個國家富庶安康生活在那裡的人民安居樂業,倍感幸福,這個國家便是亞洲東南部小國——文萊。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最終推翻了元朝統治,開辟了新王朝。在戰爭中,黃元壽加入了朱元璋的隊伍,助力他抗擊元朝。明朝建立之後,中國南海森屏灘附近常年海盜、倭寇猖獗,時時襲擾海邊漁民,在漁村搶劫掠奪,無惡不作。於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黃元壽帶兵到南海森屏灘與倭寇作戰,黃元壽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朱元璋聽聞戰鬥捷訊,對朱元璋十分賞識,大加嘉賞,並賜名黃森屏。
後來朱元璋派遣黃森屏為使節,出使當時的東南亞加裡曼尼島,島上有許多小國家,森林茂密,居民稀少,很多地方還未被開發。黃森屏到達小島後,深刻體察到當地的風土人情,他對這和京城南京景色大不相同的島嶼產生了極大熱情。他辛勤工作,並且與當地的華人聯手組織,建立了華人政權體制,並漸漸在當地發展了根據地。東加裡曼尼島當地的科技相對落後,而明朝所掌握的火炮技術已十分先進,黃森屏組織的華人軍隊,經常運用先進的軍事武器,幫助當地居民擊退海盜、外敵等深受民眾的愛戴,因此當地的土著人將黃森屏認作是守護他們一方平安的國王,在當地語裡,叫做拉闍(du),當時東加裡曼尼島附近有一個小國家,叫做渤泥國。
渤泥國領土稀少,並且國力羸弱,經常受到印尼和蘇祿蘇丹國的欺負,這兩國規定,渤泥國必須每年向他們進貢一定量的糧食和財物,才可免去戰爭之災。但後來他們並沒有遵守諾言,蘇祿蘇丹國抱著野心開始入侵渤泥國。在這生死存亡之際,黃森屏率領驍勇善戰的華人軍隊,一舉擊敗了蘇祿蘇丹國,保護了渤泥國的平安。此事之後,渤泥國上下對黃森屏一片感激之聲,將他視為再造恩人。
後來,黃森屏的至交艾哈邁德親王即位,成為新一任蘇丹,因此他在渤泥國的地位也受到鞏固,再加上抗擊外敵的功勞,他甚至被當地人奉為祖先之一,黃森屏去世後,葬回了大明。他的子嗣,仍在渤泥國掌控了數百年的政權。渤泥國至今仍是閃耀在東南亞沿海的一顆明珠,是現在的小國文萊。
文萊石油資源豐富,經濟發達,社保資源非常完善。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工作部門,福利覆蓋著方方面面,文萊能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這位到了此地便不思鄉的使者黃森屏功不可沒,至今,文萊的國旗上還有著黃森屏的印記。這位原住民心目中的祖先,值得被他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