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公主与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兄友弟恭,李隆基一天之内连杀三子,却为何对兄弟爱护了一辈子
兄友弟恭,李隆基一天之内连杀三子,却为何对兄弟爱护了一辈子
史书上记载,武惠妃为了帮儿子夺储,设计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唐玄宗信以为真,以谋反的罪名将三个儿子贬为庶人,没过几天又统统赐死了。
通过这件事,能看出唐玄宗对威胁皇权的人真是做到了心狠手辣。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哪怕一切只是捕风捉影。
但兄弟夺权才是历代王朝最常上演的戏码,其发生概率和破坏力也是最高的,强势的唐玄宗对自己的亲兄弟们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呢?
事实证明,完全没有。
李隆基是个复杂的人,他因为猜忌对自己的三个儿子痛下杀手,但对于本应威胁更大的兄弟们却恩宠有加。而且这份恩宠一直持续了三十年,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个兄弟离世。
简直就是“兄友弟恭”的典范。
一床既稳固了太子地位,又维护了兄弟和睦的江山大被李隆基共有兄弟四人,分别是大哥宁王李宪、二哥申王李捴[zǒng]、四弟岐王李范、五弟薛王李业。李隆基排行第三。
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氏集团,扶父亲李旦登基之后,确立太子的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在封建朝代中确立太子有“立长立嫡”的传统,但李宪(李成器)找到了李旦,他自认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此次拥立父皇上位的功劳,都和李隆基相差甚远,因此希望父亲能慎重考虑,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本来有些犹豫的,他怕乱了长幼次序,将来会引起兄弟反目的人伦悲剧,不过李隆基随后做了一件事,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
李隆基找人做了一床巨大的被子和一个超长的枕头,兄弟五人睡觉时就枕一个枕头,共盖一床被子,效仿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人同睡典故。
食则同桌,寝则同床,这样的兄弟情义又怎会发生同室操戈的事?
李旦果然大为放心,公元710年6月27日,他正式下诏,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宪的主动禅让确定了兄弟和睦的基调,再由李隆基的一床大被,正式掀开了玄宗时代一出“兄友弟恭”的亲情大戏。
花萼相辉楼,彰显李隆基兄弟和睦的标志之楼李隆基当皇帝之前,与几位兄弟共同居住在兴庆坊的五王宅里。
开元二年,李宪跟三个弟弟一起上疏,申请将那里贡献出来,送给李隆基改成离宫。理由是李隆基曾经在那里住过,是“龙兴”之地,大吉。
这举动代表了李宪等人的态度,李隆基自然笑纳。
李隆基命人把五王宅旧址改造成兴庆宫,并在那里建了两座楼。一座“勤政务本楼”;一座“花萼相辉楼”。
这两个楼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
勤政务本楼,旨在表明心迹。“我李隆基幸得兄长恭让,兄弟支持,必当勤于朝政,才不负各位所托。”
花萼相辉楼,花萼相辉这词取自《诗经》:棠棣之华,鄂不韡[ wěi ]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意思是:棠棣树上的一朵朵鲜花,需要绿叶来衬托;世上的人很多,最亲的莫过于兄弟。

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大量出现在初唐及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李隆基利用这两栋楼向世人宣告,我们的兄弟情义不可撼动,会长久保持下去。
李隆基的高明之处,在于把皇族兄弟处成了百姓亲情李隆基在兴庆宫的周围为几个兄弟重新盖了宅邸,这样五个人就成了实打实的邻居。每次他回到兴庆宫,最常干的事就是站在花萼相辉楼上倾听兄弟家里传来的奏乐声和笑闹声。
他很喜欢到兄弟家串门,不过跟电视里皇帝登门的排场不同,他更愿意一个人走到兄弟家,推门而进,就像寻常百姓一样。
有时李隆基也会召集几个兄弟到花萼相辉楼,备一些酒菜,兄弟几人举杯畅饮,吟诗作乐。兴庆宫有专门给几个兄弟开辟的专用通道,因此大家聚到李隆基的兴庆宫也很方便。
李隆基最小的弟弟李业为人有情有义,因此也最得李隆基宠爱。有一次他病得很重,李隆基心急如焚,亲自为他祈福祷安。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想让皇帝为谁祈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皇帝的祈祷只能献给天下和百姓。
也许是祈福起了作用,过了一段时间,李业竟然慢慢康复了。李隆基大喜,亲自跑到李业家,在人家里置办酒席庆祝,还专门在宴席上为李业赋诗一首。
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
今逢庆诞日,犹谓学仙归。
棠棣花重发,鴒原鸟再飞。
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皇帝的两张脸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兄弟确实做到了为人典范,却为什么要对只是“疑似”反叛的三个亲生儿子痛下杀手呢?这里面有学问。
在封建王朝里,太子与朝臣勾结是大忌。
李瑛当了二十二年太子,而李隆基当时已经五十二岁了,在古时候长寿的人很少,因此才会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太宗李世民就是死在五十二岁那年,故而朝中的大臣们提前做准备,暗中向太子卖好的,一定大有人在。就算李瑛为人低调,相信也已经积蓄了不少自己的人脉。
自古帝王都有两张脸,一面是佛,善能普济众生;一面是魔,恶行人神共愤。
李隆基的两面性隐藏得很好,大多数时候他都会以佛的一面示人,他爱护百姓,宠溺妻儿,纳良谏,施仁政,因此才会在百废待兴的后韦后时代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奇迹。
但他心里有一根红线,如果有人胆敢触碰,他立刻会化身恶魔,将敌人撕咬得体无完肤。
这根红线叫做“皇权”,而太子李瑛偏偏碰了他心里的红线,因此才会落个赐死的结局。至于另外两个儿子,算倒霉吧,谁让他们闲来没事跟着太子瞎跑。
三十年的兄弟情义,玄机是莫谈国事李隆基的兄弟们是怎么做的?
宁王爱花草,爱喝酒,爱美妓;申王生活奢侈,喜欢豪华的排场和享受;岐王喜欢书画,喜欢书法,喜欢一切高雅的东西,哪怕是附庸风雅;范王李业最受李隆基宠爱,因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这几个兄弟各有各的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或者说是四个兄弟都遵守一个准则:勿谈国事。
生在帝王家,只有两种活法,要么远离权力中心,要么自己就是权力中心,绝没有第三种。
四个兄弟都很默契地选择了远离,他们只负责享受生活,从不过问朝堂上的任何事。即使李隆基不小心聊到朝堂之事,他们也会适时地转移话题。
不管李隆基是不是真的不小心,总之他很享受兄弟们的不务正业和无所事事。他有能力给兄弟们奢奢靡的生活,有能力让他们纨绔着一直到老,这才是李隆基与兄弟们的相处之道。
别碰那根红线!对于四兄弟来说,这样的生活不知道算不算好。明明正当年,却只能无所事事;明明胸有抱负,却无法尽情舒展。海阔、天高,一些人却只有泅在水里,伏在檐下的命。
龙椅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