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平生遭际实堪伤意思 徐渭徐文長:奇人!奇才!平生遭際實堪憐

火烧 2021-07-24 00:51:28 1029
徐渭徐文長:奇人!奇才!平生遭際實堪憐 作者:李艷艷01明朝三大才子,指的是解縉,楊慎,徐渭。若論博學,解縉第一,如推博覽,楊慎為首,然而若論名氣最大,傳說最多的,卻當屬徐渭。前兩個才子我已有文章寫過

徐渭徐文長:奇人!奇才!平生遭際實堪憐  

作者:李艷艷

01

明朝三大才子,指的是解縉,楊慎,徐渭。若論博學,解縉第一,如推博覽,楊慎為首,然而若論名氣最大,傳說最多的,卻當屬徐渭。前兩個才子我已有文章寫過,今天,我們來聊聊徐大才子——奇人奇才徐文長,平生遭際實堪憐。

徐渭,1521年生於浙江紹興,從小聰明伶俐,機智過人,民間流傳着許多他智斗地主的故事和傳說。今天我們多不說,來一兩個以證其說吧。

朋友相聚,其中一人對徐渭說,「 ”你若能讓張三連叫三聲‘呱,呱,呱’,我請客”。徐渭拉着張三,來到一片瓜地,指着瓜說,「 ”這葫蘆長得真好啊!”

「 ”那明明是葫蘆,你怎么說是瓜呢?”張三辯解道。

「 ”葫蘆”。

「 ”瓜”!

「 ”葫蘆,葫蘆,葫蘆!”

「 ”瓜,瓜,瓜!”張三氣得大叫。徐渭和朋友都笑了。「 ”霸王餐”吃定了。

在一家酒店,徐渭遇到了幾個不認識他的秀才在議論他,說他並無真才實學,若見到必定要和他賽詩。正好,伙計提着酒壺上來倒酒,徐渭就提議大家以這「 ”酒壺”為題來做詩,秀才們哼哼唧唧了半天,沒有做出一首像樣的詩。

徐渭卻開口即言:

嘴兒尖尖背兒高,才免飢寒便自豪。

量小豈能容大氣,兩三寸水起波濤。

言畢,揚長而去。秀才們佩服之余,面紅耳赤,自己可不就是那兩三寸水就起波濤的酒壺嗎?還有眼不識真人,在徐渭面前「 ”耍槍弄棒”,真是班門弄斧啊。

還有一個故事不得不說,因為家境中落,少年徐渭寄宿廟宇,每晚趁道士睡着之際,他便穿道士衣,戴道士帽,到附近一武舉人家小姐的閨房窗下撒尿。舉人家暗地觀察許久,識得了衣帽,一日趁道士獨自外出,半道上堵住道士暴打,沒想到,失手給打死了。

道士冤魂飄渺盤旋良久,誓要尋主報仇。最後,終於尋到了徐渭那兒,據說,他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坎坷,最後還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都是被這被冤殺的道士給弄的。呵呵,傳說的故事,只可解悶,不可當真。但徐渭中年時曾學過道,倒是真的。

我發現,講述徐渭聰明機智的故事很多,大致可以歸為三類,一是智斗地主員外,仗義幫人的。二是純粹顯示自己聰明機智,多計善謀的。三就是利用自己的「 ”小聰明”促狹捉弄人的。從這些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徐渭性格的多面性:打抱不平,行俠仗義,斗智好謀,逞強好勝,狡黠善變,愛捉弄人。

徐渭書畫作品

02

也許上天賜予一個人出眾的天賦和才華時,也會搭配給其性格的多樣性和人生眾多的苦難,否則怎么能顯示出他是奇才奇人呢?說徐渭是奇人奇才,一點兒不假!

因為這人自幼狂傲不羈,從學會寫字起,他就給自己起了許多名字,真可以說是「 ”起名達人”。什么徐文清,徐文長,青藤道士,青藤老人,青藤居士,田水月,漱老人,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人……

這些名字隨性而起,表明了某一段時間里,他的心緒和嗜好,比如說青藤老人,據說是因為他寫的字里,豎彎鉤如藤一般,蒼勁有力,柔軟有度,還有的說他畫的墨葡萄里那個藤,栩栩如生,柔軟結實,令人贊嘆不已,所以就自命為「 ”青藤老人”和「 ”青藤居士”了。

徐渭 人物花卉冊 北京故宮藏

當然,眾多名字中,最有名的還是徐文長。據說這個名字還有個來歷呢。他寫文章多言簡意賅,短小精悍。考試的時候竟然也是這樣簡短不說,還在卷子上畫了個自己高中黃榜後拜祖的漫畫。主考官看了卷子,批道:「 ”文章太短臉皮厚,名次排在孫山後。”完了,沒戲了。

幾年後再去考,又遇到了上回的主考官,這回他文章寫得很長,連桌面、凳子上都寫滿了,交卷時竟連桌椅一起交了上去,從此,被人稱為「 ”徐文長”了。但也有人說是他羨慕蜀將魏文長之勇謀而起這名字的,也有可能。

因為徐文長雖然詩、書、畫、文皆精通,但最喜愛的卻是軍事兵法。而他正是憑借自己喜歡又擅長的軍事兵法得到了總督胡宗憲的尊重和招募,入其幕府當了他的師爺,從而開創了著名的「 ”紹興師爺”商標。

不僅如此,他的「 ”奇”,還「 ”奇”在自殺和自殘上呢!徐文長是個名副其實的「 ”自殺狂人”。寫到這兒,我的心情很沉重,筆墨很晦澀。我知道,不是一顆敏感柔弱的心,難以承受現實的種種磨難和恐懼,誰會去自殺自殘呢?

他自殺的方法很特別,如下:一、用斧頭砍自己的頭,血流滿面,頭骨都碎了。二、將釘子釘入自己的耳朵,創傷半年多才好。三、用錐子刺破自己的腎囊,卧床好幾個月。四……

不忍心再寫下去了,知其心者謂其憂,不知其心者謂其狂。黑暗而沉重的現實,把他逼得發瘋發癲發狂了啊!看看他患上癲狂症的來路吧。

謝稚柳 《徐文長嬉蟾圖》

03

徐渭之父徐鏓,曾在四川當過一個小官,原配妻子生有兩個兒子,正妻去世後,他續弦當地一名苗姓寡婦。苗氏不育,他又納苗氏的婢女為妾,生下了徐文長。都說小老婆生的兒子聰明,也許真應了此說。可惜的是,徐渭的父親,永遠不知道他這個小兒子到底有多么聰明了。

因為在徐渭剛剛一百天時,父親就去世了。徐渭10歲的時候,苗氏將他的親生母親逐出家門,自己親自撫養他,14歲的時候,苗母去世了,徐渭便跟着兩個哥哥生活。好在這家人心眼兒都不壞,一直待他很不錯,還供給他上學讀書。

但即便是這樣,他也飽嘗了生活中的一連串打擊:生母被逐,養母和兄嫂相繼亡故,惡霸無賴又霸占了他家的田產。孤苦伶仃的他,只好在20歲的時候,入贅到了附近一戶看上他才華的潘姓人家,去做上門女婿。

在這兒,他享受到了人生中第一段暫時較為平靜的生活。丈人家的條件還可以,他能夠安心地讀書、畫畫、寫字,潘氏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徐枚,孩子健康地成長着,自己也在鄉試中一舉中了秀才,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美好,好日子好像搭上了頭。

可是生活猶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的。僅僅七年的安寧生活,隨着妻子潘氏因肺病去世而終結。徐渭的戶口被遷出了潘家。四處漂泊的他,開始寄希望於讀書考試,謀得一條安穩的生路。

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之後的20多年間,滿腹詩書,才華橫溢的徐文長,竟然連考8次而不中,為什么呢?因為科考是明經八股文,而他為文自由,率性而作,文章雖然被主考官擊節贊賞,卻不合固定格式和要求,如同高考作文要求詩歌之外的任何題材都可以,可你偏偏卻寫了詩歌,而這詩歌又寫得非常好!

這就是為什么我欣賞你的詩歌,卻不能錄取你的原因。因為詩寫得縱然再好,可是背題啊,只能得零分兒,這影響的終極結果,可不就是落榜嗎?

舉試,三年一次,八試,而不中。想一想,這大好的20多年青春,就這么被科考白白耽擱了,誰能不苦悶?不抑郁?不憤懣?誰?誰?出來,我拜你為考神!

八試,而不中,耽擱了的不只是他的前途啊,還有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他的兒子,他的一切!潘氏去世後,兒子被留在了潘家撫養。凈身出戶的他,後來迎回了被逐出家門多年的生母來奉養,因為要照顧母親和內務,他便買了一名胡姓女子為妾。

但胡氏與徐母遭遇了世界上最大的難題——婆媳關系,而且兩人水火不容,關系相當惡劣。迫不得已,徐文長便將胡氏轉手賣掉,獨自奉養母親。

後來,人到中年的鰥夫徐文長,經人介紹,相親杭州一嚴姓女子,但他沒有看上人家。據說是嫌棄人家目光呆傻,沒有伶俐氣。但就這一面之見,卻令徐渭心生愧疚。

因為嚴家住在海邊,在一次倭寇侵犯中,嚴父被殺,此女被擄掠,但不甘受辱的她奮力掙脫,投水自盡。聞此消息,徐渭心生愧疚,感慨良久,為其做《嚴烈女傳》,以褒揚其精神。

04

時任總督胡宗憲,負責剿滅倭寇的安徽績溪人,他銳眼識才,發現了徐渭詩書畫文,才華橫溢背後的真才實學:兵法。招他入幕府來當軍師,俗話叫 「 ”師爺”。

有人識材,窮困潦倒中的徐文長,按理應該樂得屁顛屁顛地欣欣然去赴任。但別忘了,有「 ”三顧茅廬”先例,徐文長自然也不忘試探一下識貨之人是否值得自己相托?

使者來請,不會官腔「 ”普通話”的徐文長,用紹興話一頓動嘰哩咕嚕:「 ”回去,誰讓你來的,你讓他來!”

胡宗憲出生於豪門望族,22歲中舉,26歲中進士,在地方和軍隊上都顯示出了卓越的政務和軍事才能,是下一任浙江巡撫備用人選。再加上此人長得相貌非凡,官相十足,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所以很多官員見了他,匍匐在地,大氣都不敢出。

俞大猷,武藝超群的浙江軍分區司令員,有人戲言,黑白無常都不敢靠近的人,見了胡宗憲也小心翼翼,頭都不敢抬。現在窮困潦倒,急需工作的徐文長,竟然還敢耍這大牌脾氣。

也許天下的事就這么奇怪,一物降一物。也許是真正的識才,惜才。位高權重,令許多人望而生畏的胡宗憲,還真放下了身段,上門來請他了。

他看到了領導眼中欲平倭寇的堅毅和決心,也看到了他的尊重和包容之心。徐渭入他的幕府做幕僚了。但狂傲不羈的性格一時半會兒收斂不了,嗜酒的他,常常會忘了按時上下班,開會,回府。於是,胡府的大門便常常會為他開着半夜,有時開會遲到或者不來,紀律嚴明的胡宗憲也會對他網開一面,寬容以待。

不去奔波辦過年,終朝酩酊步顛連。

幾聲街爆轟難醒,那怕人來索酒錢。

——《醉人》

「 ”要想留客,瓶中得有好酒,要想留人,幫他安個家”。為此,胡宗憲出聘金給徐文長娶了個妻子張氏,成了個家。據說張氏容顏美麗,頗有個性,他給老徐生了個兒子,徐枳,才子漂泊半生的身心,終於有了安穩的歸處。

「 ”女為知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才子知足懂感恩。除發揮自己的文采,揮筆為胡宗憲敬獻嘉靖皇帝的白鹿寫了吹捧的文章外,還以自己多年對倭寇的觀察和對海防的研究,為胡宗憲給出了「 ”先定大局,謀而後動”的大政方針,平倭大業就此找到了通往勝利的決口。

徐渭《墨花圖》

05

在徐文長看來,任何外患都不是單純的外患,必定是先內而外,內外勾結的結果。於是,他用自己高深莫測的智慧和縝密無縫的計謀,屢獻奇策,不費一兵一卒,使得當時兩個江洋大盜汪直和徐海束手就擒。攘外必先安內,竟讓這個以詩書畫著稱的才子書生,運用得嫻熟自如。「 ”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是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

「 ”外敵易攻,家賊難防”。內部的問題解決了,在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幫助下,東南沿海平定倭寇,肅清倭匪的事業,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盤踞東南沿海,危害多年的倭寇終於被徹底消滅了。

而隨着嚴嵩的倒台,被認為是「 ”嚴黨分子”的胡宗憲,也遭人彈劾,被抓入獄,作為胡宗憲軍師的徐文長,內心充滿了恐懼。在明朝,株連政策是十分可怕的。方孝孺被株連十族的慘禍,徐文長不是不清楚,作為一介文人,他十分清楚,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他擔心自己難逃干系,但他更痛苦的是自己夢想的徹底破滅。

古代文人,尤其是有些名氣和才氣的文人,雖然詩詞書畫樣樣精通,但大多數人卻並不想只做一個文學家或藝術家,他們都希望獲取功名,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事業。如李白、王昌齡、岑參、陸游、辛棄疾……

徐文長也是如此。

他在胡宗憲幕府的這幾年,以自己無敵的智慧和運籌帷幄的指揮若定,一度取得了光輝的業績和不小的成功。為此,他曾認為自己會有無比燦爛的前程,會有所作為,會建功立業,會名留青史……

然而,轉眼之間,命運就將他拋入了深不見底的漩渦。他痛苦,憤懣,希望的落空,夢想的破滅,各種要抓他的傳聞,尤其是當他聽說獄中的胡宗憲含冤自殺了時,終於,他精神崩潰了!他成了中國的「 ”梵高”,多次自殺,但均未遂。

也許奇人洪福,也許奇人自有天佑。你說他那么血腥殘忍的自戕,而且多達9次,9次自殺啊,他竟然都沒有死掉!你說奇怪不奇怪?只能說,天意不讓一個人滅亡,人是不能自滅的。何況這個人,是上天派來向人間顯示,才智和才華為何物的一個人!

瘋狂自殺的徐文長得了「 ”癲狂症”了,才會如此殘忍堅決地反復自殺。「 ”癲狂症”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精神分裂症。抑郁,苦悶,憂愁,恐懼壓垮了他,他只求一死百了。但上天就是這么奇怪,有些人不想死,不惜卑躬屈膝,舍財求命,他卻讓那些人早早死掉了,有些人想立刻死掉,求得解脫,他卻偏不讓他死!上天啊,你這是折磨人還是憐才啊?

天意從來高難問,也許上天憐才,尤其是像他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全能型的天才,天意想要讓人間看到他的才華,留下他的墨寶,才不枉送他來人間一趟吧,雖然上天也趁機搭配給了他很多苦難。可是沒有那些苦難,怎能顯出他才華的可貴和難得?

斷斷續續的「 ”癲狂症”讓他時而清醒,時而妄想,時而臆測,時而迫害,終於有一天,他和妻子發生了爭吵後離家出走。半夜回來,見妻子與「 ”一男人”睡在一起,怒從心頭起的他,於是,「 ”甩缶擊之”正中頭部,妻子死了,他被抓入獄。

但事實卻是,妻子擔心天變冷了,他回來後找不到衣服,就找出了他的舊棉襖,放在身邊。唉,臆想癲狂害死人啊!九次自殺而不得死的徐文長,因失手殺妻而坐牢了。

七年後,惜其才華的朋友和同僚,上下聯手,又恰逢大赦,終於將他營救出獄。此時,他已年過半百,除了依然傍身的才華外,他一無所有,長子多年失去聯系,二兒子恨其殺了母親不理他,回想半身遭遇,落魄不堪的徐文長感慨叢生,老淚縱橫。

徐渭《菊竹圖》

06

戚繼光、張元枮等舊朋故交,力邀他來他們軍中做幕府,他拒絕了,他已厭倦了為人做幕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生活。他只想安安靜靜地讀書,寫詩,畫畫,把上天賜予的這些他人羨慕無比的才華展現一番,然後,乞求上蒼讓他回歸天堂,他受的磨難 ,他平生的遭遇,讓人太難以忍受了!

經由戚繼光推薦,他去見了李成梁,並成了他兩個兒子李如松,李如柏的老師,教導他們好好讀書之余,他也把自己多年對軍事的研究和心得,悉數傳授給了他們,未來是年輕人的,就讓他們去折騰吧。

當李成梁的兩位公子長大成人後,徐文長謝絕了李成梁和眾多好友的挽留,執意回了老家。老家已一無所有,他只好寄住於小兒岳父家一間破屋,以寫字賣畫為生。

二十幾年後,援朝指揮官李如松率領部隊趕走了侵略朝鮮的日本人,接回了被追殺得幾乎亡命的朝鮮國王李昖(yan),當李昖得知李如松的老師是徐文長時,他庄重地向東方行禮,感謝好老師教出的好學生救了他和他的國家 。

徐渭《花卉人物圖卷題詩》

平生遭际实堪伤意思 徐渭徐文長:奇人!奇才!平生遭際實堪憐

07

徐渭的文藝創作涉及的領域很廣,但共同特征是:藝術上絕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一格,具有強烈的個性,風格豪邁而放逸。許多權貴豪門,上門結交,重金求字畫,他一概不見,以身頂門:「 ”徐渭不在,徐文長不在,不要來煩,煩死了!”

對學生、鄉鄰、街坊送他一壺酒,一顆鴨蛋,一把芹菜,他卻慷而慨之,送字送畫,以致許多人拐彎摸角,連哄帶騙,弄走了他好多字畫。

窮到極時,他沒有顏料畫畫,只能用墨汁畫,誰想竟搞出了畫畫新風格,墨畫。他畫的《墨葡萄》價值連城。他的字畫到底有多好,存世的畫作有多貴重,門外漢的我,不懂,不敢評說。只想借幾位近現代的大咖之口來說。

鄭板橋自制一印曰「 ”徐青藤門下走狗”。齊白石更是「 ”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並希望給徐渭、八大山人、吳昌碩輪流當走狗,他說:

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

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徐渭自認為書法較好,曾說:「 ”吾書第一,詩第二,文三,畫四”。事實上,他還是一名出色的戲曲家。徐渭的戲劇創作有雜劇集《四聲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玉禪師》、《雌木蘭》、《女狀元》四個獨立的戲。這些作品打破了雜劇固定的格式,為戲劇形式上的多樣化開拓了門津。令當時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激賞不已,曾說:「 ”安得生致徐文長,自拔其舌!”

他的書法風格別異於明代早期書壇,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開啟和引領了晚明「 ”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齡曾說過其書法「 ”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袁宏道稱他為「 ”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

徐渭不滿明代詩壇提倡擬古的風潮,他的詩歌創作,問學盛唐,雜取南朝,出入宋元,對改變晚明詩風具有重要意義。有人評曰:「 ”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着便成春。

——《題畫梅》


昨夜窗前風月時,數竿疏影響書幃。

今朝拓向溪藤上,猶覺秋聲筆底飛。

——《竹》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題墨葡萄詩》

徐渭的散文,以《自為墓志銘》一篇最為出色。此外許多尺牘也很有特色,潑辣機智,幽默多趣。《徐文長傳》中說他「 ”人奇於詩,詩奇於字,字奇於文,文奇於畫。”

徐渭的畫風對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以及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死後不久,崇拜者接踵而來,經久不衰。

1593年正月,軍事家,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全能型才子徐渭,在飢寒交迫中去世,身邊唯有一只狗相伴。身負絕頂才學,曾籌謀東南的一代天才,紹興師爺的著名代表,人生就這樣在孤獨悲涼中謝幕了!

徐渭在自己的《青藤書屋圖》上曾自題一聯:「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概括了自己辛酸的一生。

也有人用幾句話總結了他: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婚姻,四處幫閑,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牢獄,八試不中,九番自殺,十(實)堪嗟嘆!

平生遭際實堪憐!明朝大才子徐渭,奇人,奇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