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网站入口 维基百科香港
维基百科香港
香港名称的由来
香港,意为出口香料的港口。
历史上东莞的莞香树受虫蛀或人式砍伤后,由木质分泌而出,经多年沉积而成,有特别香气,故名“沉香”。
可作中药,又是制作多种香的主要原料。
东莞一带所产的这种香料最有名,故称“莞香”。
今香港新界沙田、大屿山等地,古属东莞,亦产莞香。
当时莞香多数先运到香(土步)头(今尖沙咀),再用小艇运至港岛南边的香港仔与鸭(月利)洲相抱形成的石排湾,然后换载“在眼鸡”帆役转运广州,再行销北方,远至京师。
莞香所经之地,多被冠以“香”字:集中莞香的码头叫香(土步)头;运莞香出口的石排湾,就被称为香港仔、香港围;1 8 6 0 -1 8 7 0 年间,在旧围之外又建起新围,叫香港村,即今黄竹坑(屯阝)。
原石排湾亦有几户人家,1 9 6 5 年在此开发兴建渔光(屯阝)。
总之,“香港”原指石排湾、香港仔一带,后推而广之,扩大为香港全岛乃至九龙、新界之总称,而香港仔则独留其原有之名。
至于莞香生产,自清康熙年间海禁迁界之后,已经衰落,今香港地区只剩少量野生香木。
香港区徽:
香港区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现时的设计是於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开始使用。
区徽模仿香港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
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
外圈则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 KONG(代表香港)。

底色是红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徵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
同时,中华文化把红色视为喜庆的颜色,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史上也曾称为「红军」。
因此,红色也有庆祝和爱国的意味。
香港市政局标志洋紫荆图案、花蕊以五颗星表示,再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寓意中国大陆与香港密不可分的关系。
区旗只用红白两色,象徵香港实践一国两制。
早在1965年,香港已经采用洋紫荆作为香港的市花,当时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荆为标志。
1997年后使用的香港特区区旗设计继续采纳了洋紫荆花的元素。
整个区徽意思可能是指香港在祖国的环抱下,更加开花结果,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