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關麟徵宣讀蔣介石命令後哭聲一片,杜聿明說是奇恥大辱,含淚登車

火烧 2023-01-21 05:36:44 1064
關麟徵宣讀蔣介石命令後哭聲一片,杜聿明說是奇恥大辱,含淚登車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忽聞協定說班師,十萬兒郎涕淚時;忍辱不堪回首望,城樓

關麟徵宣讀蔣介石命令後哭聲一片,杜聿明說是奇恥大辱,含淚登車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忽聞協定說班師,十萬兒郎涕淚時;忍辱不堪回首望,城樓不見漢家旗。

這是一首刻在長城上的無名詩,描寫的是中國軍隊在長城一帶英勇抗擊日軍,但是蔣介石卻和日本人簽訂了《何梅協定》,命令部隊由抗戰前線撤往後方,廣大官兵義憤填膺離開長城一線的悲壯景象,其中一個官兵寫了這首詩,並將這首詩刻在了長城上。我們先來看看《何梅協定》簽訂的歷史背景。

1935年春,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緊逼,蔣介石和其幕僚認真研究分析當時的形勢,最後得出結論:如果和日本開戰,中國將有亡國的危險,自己的統治也將土崩瓦解,如若日本的條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可以和日本談判講和。

而當時日本由於對全面侵華準備不充分,便採取了以軍事力量爲後盾,在經濟上加緊掠奪華北資源,在政治上製造分裂,策動華北五省(河北、山西、山東、察哈爾、綏遠)“防共自治運動”,旨在通過華北政權特殊化的方式而達到完全佔領華北目的。

於是日本也希望和中國進行和平談判,1935年5月29日,日本駐屯軍參謀長灑井隆和駐華使館武官高橋坦開始與中國方面的何應欽交涉。之後,在日本步步緊逼之下,國民黨派何應欽和日本談判,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國民黨政府屢屢退讓,中日雙方經過4次交涉而達成一致意見,並簽署了讓中國人蒙受恥辱的《何梅協定》。

由於簽訂協議的雙方是中國的何應欽和日軍的梅津美治郎,所以這一協定史稱《何梅協定》。何梅協定的內容有很多,其中有幾條非常令人憤慨。

一是將於學忠等抗日將領罷免。二是禁止一切排日活動。三是第51軍、第25師撤退河北省外,解散第25師學生訓練班。

國民革命軍第25師是長城抗戰中的中堅力量,師長爲關麟徵、副師長爲杜聿明。他們都是堅決抗日的將領。當聽到部隊將退出北平的消息後驚呆了。

關麟徵在長城抗戰中,他在古北口身中5塊彈片差點犧牲,他的事蹟一時間廣爲傳播,受到很多愛國青年的尊敬,被譽爲抗日名將,聽到部隊即將撤出北平的消息後,他立即給蔣介石發去一份電報:

如果我軍不戰而退出北平、河北,將會對委座威信有很大影響。

應該說關麟的意見是對的,如果部隊撤出北平將在輿論上陷入很大的被動,但蔣介石根本不是一個戰略家。幾乎就在關麟徵發出電報的同時,他在北平宣武門外下斜街第25師的司令部裏,也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

第17軍第2師開往徐州,第25師開往洛陽,即日撤出北平。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雖然想不通,但是蔣介石的命令他不敢不執行。於是在司令部裏召集團長以上的軍官開會,關麟徵在會上宣讀了《何梅協定》有關軍隊南撤的內容和蔣介石的有關命令後,沉重地說:

“諸位兄弟,該說的我和光亭兄都已經說了,但這是委座親自下達的命令,我們除了忍辱負重地撤出北平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選擇......”

關麟徵說完,會議室裏大家都沉默了,沒有一個人說話,忽然一陣抽泣聲打破了寧靜,這情感的爆以的影響了衆人,頓時哭聲一片,然而誰也改變不了決定。

關麟徵宣讀蔣介石命令後哭聲一片,杜聿明說是奇恥大辱,含淚登車

這天晚上,關麟徵和杜聿明率領第25師官兵,邁着沉重的步子,悄悄地退出了北平。

25年之後,杜聿明在一篇回憶當時部隊撤出北平的文章中,曾這樣哀哀地寫道:

“部隊在長辛店登車時,許多人遙望北平,悲憤地說‘美麗的古都,就這樣拱手送人,這真是中國軍人的奇恥大辱!’,我含淚登上了列車。”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