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遭遇背叛后的心理创伤 曾经的心理创伤,何时需要心理医生帮助?

火烧 2022-06-17 14:58:59 1044
曾经的心理创伤,何时需要心理医生帮助? 相隔几个月,当初抱着电视萤幕失声痛哭的我们,就能回到灾难之前的生活状态。忙碌的依旧忙碌,精彩的照样精彩。一场如此灾难,随着时间的流失也被我们逐渐淡忘为记忆。因此

曾经的心理创伤,何时需要心理医生帮助?  

相隔几个月,当初抱着电视萤幕失声痛哭的我们,就能回到灾难之前的生活状态。忙碌的依旧忙碌,精彩的照样精彩。一场如此灾难,随着时间的流失也被我们逐渐淡忘为记忆。因此,有人感慨:原来这么简单,看,我们都挺过来了!然而,在我们感到“挺过来了”的同时,心灵的创伤往往已经隐秘地发生。地震是这样,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各种“伤心”之事也是这样。

遭遇背叛后的心理创伤 曾经的心理创伤,何时需要心理医生帮助?

看不见的哀伤与愤怒最难处理

地震“震出”了很多我们以前没看见的创伤。对于大部分没有实际受损的人来说,如果仅是看到灾区的电视画面,悲伤或愤怒的情绪就无法自控,那么这些反应就很可能不只是地震的原因。地震就像一只高倍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当初未被处理妥当的旧伤口。心理治疗师荣伟玲说。

就像小美。她在灾后长期心情抑郁,动不动就哭成泪人。她总说是因为又想起了多年前自杀的姐姐,担心她一个人在天上孤单。直到有一天,在心理咨询室的长沙发上,她终于可以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她恨姐姐把自己孤孤单单地抛弃在这人世间。这次地震真正刺痛她的,不是成千上万的死难本身,而是那些被留在人世间没人照顾的孩子。

不是每个丧亲的人都和小美一样,很多人的经历会好很多——随着时间流失,我们对一个人的记忆会逐渐与失去他/她的痛苦分离;我们会经常回忆起与那个人在一起的好时光,却并不再感到丧失带来的悲伤。这就是创伤“完结良好”的表现。遗憾的是,在小美的痛苦里,除了悲伤,还混杂了许多愤恨或失望。正是由于她一直没能处理好这些愤怒,伤疤才会常常一碰就疼。

不仅是失去亲人,离婚、父母离婚、被意外开除、被欺骗、被背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创伤。而创伤本身不是问题,怕的是遗留在心底的某处一直不加处理。有很多幸运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就能把事件本身和对自身的意义区分开。在一番提炼和净化之后,伤口就完成了流血、结痂和脱落的全过程。心理医生就常常帮助来访者完成这个过程。

伤疤没有好,只是暂时“忘了疼”

不管是手指被水果刀划破,还是心灵上的受伤,愈合良好的伤口以后就不会再疼。但有些时候,处理伤口太过痛苦,或者习惯了遇事定要“挺住”,我们就会草草包扎、简单了事,而对伤疤下的脓血视而不见。

薇薇安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如果不是因为他不断地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相信事业早就会有不错的发展。但失恋的痛苦实在太折磨人了,她只有彻底地离开那个人,才可以让自己有力量呼吸。于是,从北京到上海,到深圳,然后再到北京。每到一个新环境,开始的时候她都能找到幸福,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两年后又要黯然离开的命运。

薇薇安的怪圈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不知道细节,也无从分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也许这是她的一种需要,她在证明她某种类似“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或者“我就是不值得别人爱的”的深层信念。这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过往的办法都不生效

那么,人人都需要心理治疗吗?不一定。当我们身陷痛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包括离开一个城市,或者结束一段婚姻。这些都OK。治疗师姬雪松甚至就认为“大部分人都不需要心理治疗”,除非他/她一直依赖的手段已经难以发挥作用。而且,即使是心理治疗,也不能够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治疗的很大一部分功效,都是在帮助人们看清那些隐藏在角落的创伤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谈得上修复。

荣格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无法觉知到内在的冲突,那么外在世界就会逼不得已将那份冲突“演示”出来;没有察觉出来的那部分自我,就会外化成为命运。对此,荣伟玲这样解释——当面对生命中的难题与困境,我们可以选择在现实层面去想法设法解决问题,也可以选择将其视作揭示内心问题的一个机会,主动站在自己生活的上空,看清楚自己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的模式。

当然,要看清楚不是很容易,探究到底也不是必须。我们的生命常常上演惊人的重复剧情,很多关系远远要比从北京到上海复杂得多。还好我们有心理医生,在这一方面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好帮手。如果你感到应该去试一试,不妨就去敲敲诊室的大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