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吐槽大会4烂片 這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電視節目,又爛又狗血,卻被奉為經典

火烧 2022-05-07 15:14:39 1065
這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電視節目,又爛又狗血,卻被奉為經典 這大概是央視被吐槽最多的節目,又爛又狗血,卻被奉為經典小時候覺得央視台乏味無趣,天天都是在嚴肅地報道一些時政新聞,長大後才發現,央視拍攝的很多紀
吐槽大会4烂片 這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電視節目,又爛又狗血,卻被奉為經典

這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電視節目,又爛又狗血,卻被奉為經典  

這大概是央視被吐槽最多的節目,又爛又狗血,卻被奉為經典
小時候覺得央視台乏味無趣,天天都是在嚴肅地報道一些時政新聞,長大後才發現,央視拍攝的很多紀錄片真的非常值得一看。
美食類的不用說,《舌尖上的中國》的播出直接讓這一類欄目異軍突起,以一己之力帶動了人們中華不同地域間美食的欣賞;歷史類的更有《國家寶藏》、《鎮館之寶》等,都是從文物的角度出揭開了歷史的一角……
在央視眾多或官方、或寫實、或大氣磅礴的節目中,有一檔節目顯得特別格格不入,可以說是被吐槽最多的一欄節目。最神奇的是,這檔節目被吐槽那麼久卻播放了整整21年,並且哪怕它又爛又狗血,卻依舊被奉為經典,這檔節目就是《走近科學》。
這檔標籤為"科普類"的電視節目,在童年的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是我恐懼的來源——普通民宅中突然出現的鬼火,深夜行走在山林間的趕屍人,農村小樓里忽明忽亮的點燈,農民家中突然噴涌而出的血色液體……我有深刻理由懷疑《走近科學》欄目組還兼職寫那種5塊錢一本的恐怖小說合集。
可問題來了,《走近科學》的恐怖又不是你以為的那種恐怖,《走近科學》很多故事都分為上下兩集,一集40分鐘加起來就是80分鐘,它會用70分鐘將氛圍渲染得無比恐怖,讓你恨不得抱床被子坐在床上瑟瑟發抖,卻用最後的10分鐘告訴你一個非常坑爹的答案。
鬼火是該家女兒為了家產刻意人為製造的;趕屍也並非所謂的湘西秘技,而是毒販子假裝屍體運毒;小樓忽明忽亮純屬電燈開關螺絲鬆了,電工擰緊螺絲就搞定;就連所謂的"血泉",也不過是認為拋灑的而已……
緊張兮兮看了70分鐘,結果就告訴我個這答案,就問坑不坑?問題是這個欄目就更有毒一樣,明知道最終答案總是能讓人吐血三升,但卻忍不住一期接一期地看,並且依舊會被前面的劇情嚇到。
在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能理解,向來正直嚴肅的央視台為何會製作一檔這樣子的節目,這其實不叫《走近科學》,而是叫《走進迷信》吧?但本來這檔節目就不是給我們這些看得懂的,能夠分辨得出這是在刻意裝神弄鬼的人看的,它所面向的群體,是廣大農村居民,是那些沒有條件接受教育的居民。
別看現在所謂的大學生"遍地開花",要明白從恢復高考到2017年,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大學生總數達11518.2萬人,不到全國人口9%的比例;如果把專科生剔除的話,則還得減少一半,也就只有4%多一點。
而我國貧困人口有多少呢?4335萬?,這個數據是根據我國貧困收入線來劃分的,每人每年連2300元都掙不到。一個大學生以及大學以上的學生,甚至高中生,他們在碰到《走近科學》中的一些現象時,第一反應肯定是用科學的思維去判斷;但是對於那些連小學學歷都沒有的人來說,他們上哪學習"科學"?只有從電視里。
普及教育到各村各戶不現實,因為他們要工作,要花時間去養活自己,我們也沒有那麼龐大的教育資源去深入每一寸土地;直接講大道理也不現實,聽都聽不懂,也沒有人願意去聽。所以只有將這些發生在他們身邊的"靈異故事"播放出來,先博取認同感,再用科學的手法去解釋這一切,才能讓這些人看得進去。
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這是一檔持續了21年的經典節目帶給我們的經驗之談,不僅普及教育需要如此,高等教育更需要如此。第2導師論文輔導,利用電腦、手機及ipad等終端,隨時隨地的提供在線1對1論文寫作教學課程,強化論文寫作技巧性教學。因材施教,就來第2導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