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水风轻忘归 成語: 樂而忘歸

火烧 2022-12-20 06:22:56 1055
成語: 樂而忘歸 成語簡解 編號: 2411成語: 樂而忘歸注音: ㄌㄜˋ ㄦˊ ㄨㄤˋ ㄍㄨㄟ漢語拼音: lè ér wà g gūi參考詞語: 樂而忘返釋義: 義參「樂而忘返」。見「樂而忘返」條。

成語: 樂而忘歸  

成語簡解 編號: 2411成語: 樂而忘歸注音: ㄌㄜˋ ㄦˊ ㄨㄤˋ ㄍㄨㄟ漢語拼音: lè ér wàng gūi參考詞語: 樂而忘返釋義: 義參「樂而忘返」。見「樂而忘返」條。Emoji符號: 2️⃣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樂而忘歸”對應Emoji表情符號“2️⃣”,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2️⃣、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2️⃣"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水风轻忘归 成語: 樂而忘歸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樂而忘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而忘返」原作「樂而忘歸」。造父是西周時駕馭車馬的能手,傳說他在得到八匹駿馬後,調馴好就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替他駕駛,經常快樂的在西邊狩獵、遊玩,而忘了回去。直到聽到了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穆王非常著急,造父於是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鎬京,及時發兵,平定亂事。因造父立下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稱為趙氏。後來「樂而忘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快樂得忘了回去。典源: 此處所列為「樂而忘返」之典源,提供參考。《史記.卷五.秦本紀》造父1>以善御幸2>於周繆王3>,得驥4>、溫驪5>、驊騮6>、騄耳7>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8>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9>以救亂。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 〔注解〕 (1)造父:周朝人,生卒年不詳。繆王時車夫,擅長駕馭車馬。 (2)幸:寵幸。 (3)周繆王:即周穆王,生卒年不詳。姓姬名滿,昭王之子,諡曰穆。 (4)驥:千里馬。 (5)溫驪:周繆王八匹駿馬之一。後用以泛指紅色黃色的駿馬。 (6)驊騮:周繆王八匹駿馬之一。後用以泛指紅色的駿馬。 (7)騄耳:周繆王八匹駿馬之一。 (8)徐偃王:周朝人,生卒年不詳。繆王時徐子治國,以仁義著聞,江淮諸侯共尊偃王。繆王聞之,令造父伐之,偃王愛民不鬥,遂敗。 (9)一日千里:比喻速度很快。見「一日千里」。書證: 01.《史記.卷五.秦本紀》:「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源) 02.《晉書.卷八六.張軌列傳》:「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謂此山。」 成語接龍

“樂”字結尾的成語

靡靡之樂逢場作樂

“樂”字開頭的成語

樂不思蜀樂不可支樂極生悲樂而忘返樂道安貧樂而忘歸樂禍幸災樂極悲來樂極悲生樂終而悲樂極則悲樂極哀生樂業安居樂極生哀樂極災生樂極哀來樂盡哀生

“歸”字結尾的成語

賓至如歸視死如歸殊途同歸眾望所歸異路同歸異途同歸衣錦榮歸殊路同歸視死若歸赴死如歸樂而忘歸眾望攸歸殊轍同歸異軫同歸異趣同歸客至如歸赴難如歸民望所歸人望所歸眾望有歸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樂而忘歸。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樂而忘歸”分成的單字詳解:

樂, 而, 忘, 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