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民和华尖寺阿卡有几个 民和巴州万泉堡寺的历史
民和巴州万泉堡寺的历史 净土寺,又名下堡寺,史载:此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寺庙建成后,历代都有扩建,据寺碑载有“敬德八百年重修”的铭文。元代,住于下堡寺路家村的兵马大元帅路通对寺庙
民和巴州万泉堡寺的历史
净土寺,又名下堡寺,史载:此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
寺庙建成后,历代都有扩建,据寺碑载有“敬德八百年重修”的铭文。
元代,住于下堡寺路家村的兵马大元帅路通对寺庙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寺院占地200多亩,寺北是临清往上党(今山西长治)的官道:寺南是通往”三圣庙"的东西大道。
寺周有72眼水井,按丹凤朝阳环绕寺院,至路家庄形成了"凤头"、“凤眼",预示着路家庄的富贵与吉祥。
寺院建筑东西宽150多米,南北长200多米。
寺院山门向南,门外有凹型照壁。
寺中有三座大殿,中为大雄宝殿,大殿琉璃复顶,悬山建筑,四角飞檐,四面环廊,雕梁画栋,巍伟壮观。
寺内碑碣林立,素有"碑林"之称。
寺内有一大皋,名曰"玉皇皋"。
其高大之形像被民谣喻为"下堡寺的皋,临清的塔,济南府的大菩萨",由此而知其高大雄伟。
寺内松涛阵阵,杨柳吐翠,僧人讲经说法,连社墨客吟咏,为一所清净无为的极乐世界。
明临清州人五英有《咏净土寺》诗云:"西风吹我到禅林,邂逅盘桓且散心。
莲社香销僧住讲,松关画静鸟调音。

绿杨驻马秋还热,金界题诗日未沉。
几度笑谈相唉厚,清茶啜罢酒重斟。”
明末清初,寺庙沉沦,连年战火,灾荒,兵焚民劫。
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一把火,偌大寺院荡然无存。
只留下一个庙会,庙会的日期是农历的四月初五,据说是临西县最大的庙会。
很赞哦! (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