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共挽鹿车 竹头木屑

火烧 2022-11-08 12:05:48 1034
竹头木屑 竹头木屑1.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2.语译比喻可利用的废物。3.故事内容 晋朝时候,寻阳人陶侃,字士行,晋明帝时,曾官拜征西大将军。他不但学问

竹头木屑  

共挽鹿车 竹头木屑

竹头木屑

1.出处

《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2.语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3.故事内容

晋朝时候,寻阳人陶侃,字士行,晋明帝时,曾官拜征西大将军。他不但学问渊博,做事缜密,凡事定必亲力亲为;对于军事方面,更有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才能,所以当时有人将他同诸葛孔明比拟。 >   有一次,他啣命督造大船,不论风雨晨昏,每天都亲自去监督,见到工人锯下来的木屑,和截短下来扔在地上的竹头,他都一一命令他们收拾储藏起来,并且将它存放在库房里面。当时大家都不明白他这样做,究竟是什么用意?可是又没人敢去问他。 >   第二年新春,府衙举行庆祝朝会,依照往例,官员都必须于是日清晨赶到衙门里去参加庆祝元旦的仪式。偏巧在年届那几天一连落了几场大雪,路上一片银白,积雪盈尺,虽然经过了几天阳光的照射,但衙门前的积雪,一时还没有完全融化,地上湿漉漉的,泥泞不堪,极为不便。于是陶侃就叫人把前时收藏在库房里的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解决了行路的困难。又有一次,驸马都尉(官名)桓温要去讨伐蜀地,事先赶造了不少船只,船板钉好了,就是缺少竹钉,没法把船身装起来,陶侃便叫人把储藏的竹头,都取出来送给桓温,削成钉子,于是船就一艘艘的装置起来了。 >   因此,后人便将这件事引伸为一句成语「竹头木屑」,以比喻人心思的缜密,虽极为微小或琐碎的事物,也一样不抛弃遗留。 >   谓缜密不遗小事的意思。晋陶侃造船,竹头木屑,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元会,积雪始晴,厅事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所贮竹头作钉装船。事见「晋书」。

4.相似、相反词

相似词:

相反词:

5.例句

1. 他生性向来谨慎,对任何细微的事情都能顾及,虽「竹头木屑」,亦不加遗弃。>2. 竹头木屑,各有所用,应加以利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