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历朝历代都多少年 新朝存在多少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火烧 2021-12-02 09:00:24 1089
新朝存在多少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周

新朝存在多少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拓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中国历朝历代都多少年 新朝存在多少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中国朝代国号及其由来:

1、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7、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8、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9、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10、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1、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2、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13、辽: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4、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5、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6、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7、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18、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

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19、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百度百科

王莽的新朝存活了多少年

王莽的新朝存活了15年,被刘秀所灭。

王莽的新朝共存多少年

参考:新朝是王莽篡西汉成帝皇位而登上去的,大约是在公元9-23年。王莽登基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革,反而招来了民间的怨恨。后来被刘秀推翻,新朝就此灭亡,刘秀称帝,史称东汉。

中国历史上新朝是谁建立的?存在了几年?

【在中国历代的统一王朝中,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显得十分特殊。首先,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没有它的位置,而是把它包含在汉朝的历史纪年中。其次,《二十四史》当中,也没有属于这个王朝的一部专史。在东汉班固的《汉书》里,是把新朝皇帝王莽列入了通常属于“乱臣贼子”位置的《列传》的最后。】

那么,新朝的历史地位为何会如此不堪?寓意求新的“新”国号,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巨大的讽刺?    【新朝把汉朝的历史腰斩成了两半,也就是西汉和东汉,刘邦创建的西汉延续了两百多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秀创建的东汉延续了近两百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中间就是短短的15年的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新朝尽管短暂,但他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从历史事实本身来说,新朝拥有被后人所忽视的非常特殊的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王莽开创了和平改朝换代的首例,在王莽之前,改朝换代是血雨腥风的战争的结果。      商、周、秦、汉朝,都是打下来的天下,王莽之后,起码从形式上来看,改朝换代往往是不流血的,或者是少流血的宫廷政变的结果。我们可以把改朝换代分为两种,魏、晋、隋、唐、宋天下都是前朝的皇帝奉送的,靠真刀真枪的阳谋可以建立王朝,靠高阴谋、政变、收拾人心也能够建立王朝,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改朝换代,简而言之就是阴谋和阳谋两大类。【而通过阴谋改朝换代,王莽的新朝是始作俑者,王莽成为始作俑者可以一字蔽之,新,和旧相对的那个新】,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的评价普遍不高,一般都认为他只是一位“伪君子”,众口一辞的千古罪人。而现代史学家们的评价却极为纷歧。 范文澜先生说他是失败的骗子, 翦伯赞先生说他是最有胆识的政治家, 吕思勉先生说他是具有改革意识的志士仁人, 郭沫若先生说他是倒行逆施的皇帝。 那么,如此具有争议的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凭借一个“新”字成为阴谋篡位的始作俑者呢》】    王莽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汉元帝刘奭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喜欢大赦天下,造成真正的坏人,反而有恃无恐,汉元帝喜欢赏赐,造成天下赋役繁重。汉朝正是有汉元帝开始有盛转衰的,汉元帝还喜欢几个太监,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太太,结果造成了汉元帝驾崩以后,产生两个结果:    一是:王政君为了发泄失宠的不满,不给儿子汉成帝权力,汉成帝成立傀儡皇帝。汉成帝干脆省事,乐的快活,他特别宠幸得自民间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史书记载说能做掌中舞,后来赵飞燕凭着自己的手段登顶皇后,汉成帝不太管事,只管风流。    二是:王政君提拔自己的兄弟子侄来把握朝政,汉朝的政治到这个时候,出现政治的一个怪胎现象,外戚政治,天下虽然姓刘,但是管天下的已经姓王了。这是王莽那个时代的一个背景,在这样的外戚政治中,王莽起初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特别另类的成员。    王莽的父亲王曼死的比较早,王莽没有享受到家族的荣光,没有被封侯进爵。王莽另类,不同于叔伯以及堂兄弟们,过着富贵奢靡的,飞扬跋扈的,声色犬马的形象。王莽的另类,早年的王莽是仁、孝、礼、义、廉、让的典型,在做官之前始终保持着朴素的儒生的打扮,生活简朴,为人谦恭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嫂子,抚养侄儿,学习周礼,手不释卷,博览多闻,王莽喜欢结交社会贤达,不和纨绔子弟,小混混为伍,这个形象非常好。    有一次,王莽的打伯父王风病重,王莽比王风的亲生儿子还要孝顺,“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莽这样的行为,使得当时担任大将军的王风,备受感动,看着面目憔悴的王莽,自然想到了早逝的兄弟,怜爱之心悠然而生,在弥留之际,郑重的把王莽托付给了自己的妹妹王政君,妹夫汉成帝,公元前222年,24岁的王莽,担任了黄门郎,这是在皇帝面前服务的小官,从此开始了王莽的仕途,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开始进入贵族的行列,到了公元前1年,汉哀帝驾崩,王莽和王政君合谋,共立9岁的刘衎为帝,这就是后来的汉平帝,而由王莽来总览朝政,王莽已经位极人臣了。    随着王莽权位的步步上升,王莽仍然不改他的道德形象,常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措,从而集聚超高的人气和声望,当时的地主豪强,家中都蓄养着大量的奴婢,王莽却相反,他的次子王获,杀了一个家奴,按照当时的法律只要向官府报告一下,缴一下罚款旧过去了,王莽却逼令他的儿子自杀。还有当时的王公贵族大量兼并土地聚敛财富,王莽多次拒绝朝廷的赐田,而且多次把自己的田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每当发生灾荒的时候,已经节衣缩食的王莽,他会倾其所有捐献家资。    当时朝廷,汉平帝刘衎是个儿童,老资历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子弟众多的外戚王家,权势显赫,堪称道德完人的王莽,总掌大权,王莽的女儿有是汉平帝的皇后。当时的社会情景是,汉朝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政治腐败,百姓贫困,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综合这两点我们已经不难发现时局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改朝换代了。    【在君臣等级制度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臣子篡夺君主的位子可谓是大逆不道。尤其以道德楷模而自居的王莽,要将立国已经超过200年的大汉朝更名改姓,其中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那么,王莽最终是如何步步为营,完成和平改朝换代的?他又靠什么实现众望所归,天下归心的呢?】    这个时候,一百多年前,董仲舒的天人相应的五德理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董仲舒的五德终始理论:    第一:天具有意志。天子是代表天来统治子民的,天父喜欢天子认可天子,就天降祥瑞,风调雨顺。反之,就天降灾难,川溃地裂。以警告天子,如果天子仍然执迷不悟,天父就可以考虑还天子。还另外姓氏的天子,这就是改朝换代。在古代自然现象对政治有着明显的而影响。    第二:改朝换代不仅是人间的大道,而且是自然法则。在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之间,既有彼此促进的关系,也有彼此抑制的关系,这叫五行生克,而这种原则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政治领域,就是改朝换代。这叫五德终始。征伐式的改朝换代,所应用的顺序是五行相克,禅让式的改朝换代应用的五行相生。    这就是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具有复杂的社会政治意义。成为王莽代汉的逻辑基础,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贫困,自然灾害频繁严重,这显示出天父已经不喜欢这个天子了,而且在这种理论的笼罩之下,当时家天下的观念已经极为淡漠,人们不再留恋汉朝的旧德,期待着新德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的榜样,以新德的面目粉墨登场,而且速度很快就取得了汉朝。    公元元年的时候,王莽接受了安汉公的美号,这是把王莽彭做从前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接着公元5年,王莽废杀了14岁的汉平帝刘衎,在政治面前王莽把女婿杀了。公元6年,王莽改立2岁的刘婴为皇太子,从公元6年到公元9年,出现了历史从来没有过的奇妙景象,奇妙称号,王莽完成三级跳,先是成为摄皇帝,也就是具体管事的皇帝,然后成为假皇帝,代理的意思,再就是成为真天子,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王莽宣布: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废除了汉国号,新朝正式建立。    从新朝建立的过程来看,是和王莽新德道德楷模的个人形象,和王莽作为新德象征的,社会认知是密不可分的。王莽做的一切都和人家不一样,他是新的道德形象,汉朝已经太老了,人们希望一个新的形象,这就是新德,王莽是新德的象征。从开始做官到逐步升迁,从把持朝政到做安汉公,到摄皇帝,到假皇帝,到真天子,王莽成功的全部奥秘都在一个新字。相应的,王莽把国号也叫新。传统说法,认为王莽做新都侯,然后建国才叫新,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视为偶然巧合。    胡适说:王莽即使不“从新都侯起”,也还是要做他的“新皇帝”的,新国号不仅仅是美号,实有表示“委心积意”的革新的意义。    【王莽以新的道德楷模形象,成为众望所归的代汉人选,有以新德的象征,兴高采烈的当上了皇帝,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十五年,王莽就从众人拥戴的新皇帝,转而变成万人唾骂的乱臣贼子,最终落得身首分离,碎尸万段的下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化的场面?王莽的新朝为什么又如此短命呢?】    王莽建立新朝以后,事事求新,顾颉刚:“自从国家的宗庙、社稷、封国、车服、刑罚等制度以及人民的养生、送死、嫁娶、奴婢、田宅‘器械等品级,他没有不改定的。”事事求新,甚至为了求新而求新,王莽具有浓厚的名号情节,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名,各级封爵的名字,边疆地区部族的名字,以及天下郡国县的名称,王莽没有不改的。    他怎么改呢?举个例子:凡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省级政区的郡国,100多个郡国,王莽改了70多个,1500多个县的名字,改了700多,而且不是改一次,很多行政区的名字,他是翻来覆去的改,有的改了四五次,比方说:西安改成东宁,无锡改成有锡,行政区的名称来历是有理由,他胡乱改。    除了改名以外,王莽还引经据典全面改制,称作新政。王莽以儒家所艳称的周朝为心目中的模范,言必称周公,事必据周礼,制必据周制,王莽相信把这东西都改了,新朝就成周朝了。天下的百姓就会获得教化,国家就会永远安宁。这样的王莽很喜剧也很悲剧,历史已经发展到了汉朝,怎么可能回到周朝?中国历史托古改制的王朝是很多,而且所托之古基本上都是周朝,但是这只是托古而不是复古。    真正的古代没有想象的完美,真要复古的就泥古不化了,王莽的悲剧正在于痴迷周礼,一切都要反汉朝而为之,这种心理是有问题的,王莽看似一切求新,但是归根结底王莽的求新是复古,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纯属劳民伤财,无端的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所以王莽失败了,而且败得非常的凄惨。      想当初,王莽成功的时候,40多万的吏民上书为他请赏,大概相当于会写字的人的一半,8000多人歌颂他的功德,900多位王公贵族劝进。等到王莽失败的时刻,《汉书·王莽传》说: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传莽首……县(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看的让人毛骨悚然,68岁的新朝皇帝王莽,最后的下场竟然是尸身被剁成千万段,首级被悬于闹市,老百姓拿来砸,舌头被割下切碎,一人一口把他吃掉……真是呜呼哀哉!      迅速风光的成功,迅速凄惨的失败,为什么呢?清朝学者赵翼指出:人但知莽之败由于人心思汉,而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汉,实莽之激而成之也。正是王莽极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缺乏能力,而且乱改革,王莽全面推行的新政,搞乱了政治,所以喜新厌旧的人民,很快就变的喜旧厌新了,人民思念汉朝,不久前还给予厚望的王莽的新朝,公元23年,很快灰飞烟灭。    王莽以新作为他的王朝国号,即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也可以说是充满了讽刺意味,新朝灭亡了,经过两年的混战,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称帝,国号汉,到公元36年,刘秀平定天下,这个重建的汉朝(25-22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220-265年),然后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新的王国晋(265-420年)。

王莽的新朝是否统一了全国?为什么不算历史上的一个正规朝代?

1、王莽的新朝全国是统一的。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2、原因: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

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扩展资料:

新朝王莽在地方上的行政区划大致与西汉末年相同,最大的特点是王莽为复古改制,改了许多地名。王莽同时将中国先改为十二州,后改为九州,且将某些州改为部。新设了西海郡(郡治龙耆城,今青海民和县)而已。辽东地区撤消了真番、临屯二郡。

在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部分西南夷成半独立状态,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西域诸王与新朝中断关系,使得新朝势力退出西域。这些疆域直到东汉前期才陆续收复领土。

新朝的行政区划大致与西汉后期相同,但由郡县制上加州牧,并且与分封制结合。王莽推行复古改制,乱设行政区划,改了许多新地名。并且网罗汉宗室功臣后裔、封建官僚,改郡封国。

在设置行政区划方面,王莽修改西汉十三部,据《尧典》分成十二州,裁撤朔方、司隶部,改凉州为雍州、交趾为交州;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最后又恢复旧称。地名的混乱,十分困扰人民。9年更改地方官制的名称为古称。

14年后大规模更动,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郡县首长与受有茅土的诸侯二合一,将郡太守(新朝称大尹)分成卒正(侯爵)、连率(伯爵)与大尹等。地方军事单位的都尉,分成属令(子爵)、属长(男爵)等。

在官职的部分,14年设立州牧、部监以监督地方各郡,地位等同三公。设监,地位同上大夫,监督五郡事务。更置牧监副,秩元士,冠法冠,行事如汉刺史。

随着六队、六尉等的建立,新朝也派出监察官员对这些队、尉进行监察。17年,王莽选用能吏侯霸等分督六尉、六队,如汉刺史,与三公士郡一人从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朝

为何新朝不能算一个朝代

新朝应该算一个朝代。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新朝算一个朝代的原因:

居摄二年(7年)九月,王莽镇压翟义[33]后,自以为威德日盛,获得天人之助,“遂谋即真之事矣”。这年广饶侯刘京等人奏符命“摄皇帝当即真”等,说是天意所归。于是王莽对元后说:我向您报告时,自称“假皇帝”;而我号今天下,天下向我言事,就不必言“摄”了。

三年十一月戊午(8年12月31日),改居摄三年为初始元年,以应天命。这时官民都知道王莽奉符命的旨意,都开始认真议论和建议,王莽“即真天子位”提到日程上来了。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孺子婴(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34]史称“新莽”,王莽即“新始祖”(另记载为“新太祖”),简称新帝。驾崩后,谥号为“建兴皇帝”。至此,西汉灭亡。

扩展资料: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朝

中国历史共经历24个朝代的更替,各都存在了多少年?

从有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大约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100年前后到公元前1760年前后,一共存在约400多年。 商朝大约年代是公元前1760年到公元前1120年前后,一共存在约600多年。 周朝分为好几个阶段西周,从公元前1120年前后起,到公元前771年止,存在约350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起,到公元前249年止,连头带尾共存在522年。春秋时代,长360多年。战国时代,长180多年。 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起,到公元前207年灭亡止,共15年。 汉朝。西汉,从公元前206年起到公元8年止,共214年。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23年“新”灭亡。淮阳王刘玄在位三年。东汉,从公元25年起,到220年止,共196年。 三国时代。三国时代自曹丕称帝起,到280年东吴灭亡止,共计61年。 晋朝也分为西晋、东晋两个阶段。西晋从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起,到316年止,共52年。东晋从317年到420年,长104年。 隋朝从589年统一中国起,到618年止,长30年。 唐朝从618年起,到907年止,共290年。 五代十国时期。从907年唐灭亡算起到979年宋统一中国止,五代十国时期共73年。 宋朝也分为两个阶段。北宋,从960年到1127年,共168年。南宋,从1127年到1229年,共153年。 元朝从1279年灭南宋起,到1368年,全长90年。 明朝从1368年起,到1644年止,全长277年。 清朝从1644年满军入关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被推翻止,全长268年。 多少年(25)朝代(8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