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叫隐语 【婬欲非道】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火烧 2021-10-21 04:06:17 1075
【婬欲非道】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婬欲是道、罪福性空、如 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第一清净明诲、清净明诲、菩萨波罗夷罪,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今学大乘语人,心未涉道,行违大小二乘。口说无罪无

【婬欲非道】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什么叫隐语 【婬欲非道】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婬欲是道、罪福性空、如 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第一清净明诲、清净明诲、菩萨波罗夷罪,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今学大乘语人,心未涉道,行违大小二乘。口说无罪无忏,婬欲是道。身亦行恶,随己即是,违己为非。并合此治。(三举)」资持记释云:「斥滥中三,初三句标人。上句示所学,下二句明心行。未涉道者,随尘染故。违大小者,不禀教故。口下,二示滥,上二句即明学语。罪福性空,出普贤行法;婬欲是道,出无行经;乃大乘之通说,非止一经。为显业相皆如幻故,复示业性不可得故,复示染净同一源故,复示诸法唯一心故,复令众生于诸恶中得解脱故;非谓使汝作不净行。今身为恶,傍倚此语,用饰己非,取适愚情,实乖圣意。即楞严云,先断婬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终名热砂等。又梵网经云,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乃至无慈悲心,是菩萨波罗夷罪。汝谓楞严、梵网是大乘乎?若专彼语,此复云何?悲夫!悲夫!身下,显上心行。上句示行,下二句明心。随即是顺,谓愚丛从化;违谓智者所非;爱恶炽然,去道甚远。并下,三劝罚。」(事钞记卷七‧二五‧一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