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語: 齊心戮力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06-15 21:11:39 1078
成語: 齊心戮力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040成語: 齊心戮力注音: ㄑ|ˊ ㄒ|ㄣ ㄌㄨˋ ㄌ|ˋ漢語拼音: qí xī lù lì參考詞語: 戮力同心釋義:義參「戮力同心」。見「戮力同心

成語: 齊心戮力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040成語: 齊心戮力注音: ㄑ|ˊ ㄒ|ㄣ ㄌㄨˋ ㄌ|ˋ漢語拼音: qí xīn lù lì參考詞語: 戮力同心釋義:義參「戮力同心」。見「戮力同心」條。Emoji符號: 7️⃣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齊心戮力”對應Emoji表情符號“7️⃣”,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7️⃣、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7️⃣"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典源: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源,提供參考。#《墨子.尚賢中》1>今王公大人中實將欲治其國家,欲脩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賢為政之本也?且以尚賢為政之本者,亦豈獨子墨子之言哉!此聖王之道,先王之書距年之言也。傳曰:「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曰:「聿2>求元聖,與之戮力3>同心,以治天下。」則此言聖之不失以尚賢使能為政也。故古者聖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注解〕(1)典故或見於《左傳.成公十三年》、《國語.齊語》。(2)聿:音ㄩˋ。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3)戮力:合力、努力。戮,音ㄌㄨˋ,合、併。〔參考資料〕■《左傳.成公十三年》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祿,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勳,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國語.齊語》即位數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汝,踰方城,望汶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書證:01.《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臧洪》:「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02.《舊唐書.卷九六.姚崇列傳》:「自古有討除不得者,祇是人不用命,但使齊心戮力,必是可除。」 成語接龍

“力”字開頭的成語

成語: 齊心戮力是什么意思?
力不從心力透紙背力爭上游力不從願力不副心力均勢敵力爭上流力省功倍力半功倍力不逮心力與願違力不及心力敵勢均

“齊”字結尾的成語

良莠不齊參差不齊

“齊”字開頭的成語

齊眉舉案齊心戮力齊驅並駕齊量等觀齊驅並驟

“力”字結尾的成語

群策群力不遺餘力自食其力無能為力同心戮力齊心戮力枉費心力不能為力不留餘力莫能為力同心僇力殫精畢力綽綽有餘力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齊心戮力。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齊心戮力”分成的單字詳解:

齊, 心, 戮, 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