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十大景点 长沙有什么名胜古迹
长沙有什么名胜古迹
长沙有什么名胜古迹
长沙名胜古迹介绍
天心阁
在长沙市旧城墙东南角。与岳麓山遥相对峙。建于何时无考。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率部在此歼灭清兵甚众,城垣几被攻破,萧于此役殉难。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天心阁成为一片瓦砾,仅城堞一角峙立如故。1983年按原天心阁式样进行重建,城墙残缺部分全用青砖补齐。
白沙古井
在长沙市天心阁下白沙街东隅。历史悠久,明、清均有石刻记志。清《一统志》载:“井在县东南二里,广仅尺许,最甘洌,汲久不竭”,誉为“长沙第一井”。1950年以后多次修整,现有井穴4个,各2尺见方,甘露从井底涌出,终年不断。民谚曰:“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沙水即指白沙井水。
开福寺
在长沙市湘春街外。五代时楚王马殷始建。宋、明、清各代时修时毁。今寺殿宇规模宏伟。大雄宝殿1923年重建,歇山顶。开福寺附近风景佳丽。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在长沙市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原是几间简朴的农舍,周围是菜圃、瓜棚、小径,非常僻静。因门前有清澈的大水塘,故名。1921年md和何叔衡出席gcdz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于10月成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前后,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md任书记,区委机关设此。1921年冬至1923年4月,md和yh曾居住于此。1968年旧址环境复原建设,水塘、小山、绿地及辅助陈列馆共占地42000余平方米。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在长沙市南区书院路东侧,前瞰湘水碧波,后枕妙高峰小阜。校舍建于民国初,1938年毁于长沙大火,1968年复建。具有西式建筑特点。按教学、生活等功能全部房舍分为几大院落,各院落均用内廊相联浑然一体,较为壮观。外向窗另增木百页护窗,整个建筑严谨,在国内少见。1913年春,md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并入第一师范,至1918年夏,md在这里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秋至1921年冬,md担任附属小学主事和师范部国文教员。1950年,md为学校题额:“第一师范”并以“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题词勉励全体师生员工。
贾谊故宅
在长沙市西区太平街太傅里。现仅存祠屋一间。祠前巷侧有井,传为贾谊所凿,因杜甫“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而得名。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近年在贾祠遗址发现汉唐时期建筑遗物及石碑。
船山学社旧址
在长沙市中山东路。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占地2740平方米,建筑面积833平方米,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门窗,方砖地。1921年md、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由蔡元培命名创办自修大学,李达为校长,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在这里工作过。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闭。1964年后,旧址经多次维修已对外开放。
马王堆汉墓
在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形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原以为是五代楚王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继发掘三座墓葬,证实系西汉初期大(dai)侯家族墓葬。墓葬结构十分严谨,规制宏伟,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中女尸保存十分完整。墓中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帛书、帛画、竹简、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共计3000多件。
岳麓山上的,岳麓书院,爱玩亭,麓山寺,云麓宫,各种各样的墓地之类的。
还有就是橘子洲,天心阁,贾谊故居的,不过大多数都是近现代或才建或重修的,算不上太古老,真正老的怕只有马王堆了
长沙名胜古迹介绍`
浏城桥楚墓】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城东区浏城桥。1971年配合人防工程清理了一号墓,这是目前长沙出土的形制较大而又保存最完整的楚墓。墓坑为长方形土坑,带墓道,坑长5.81米,宽3.97米,深7米,上部还残存二级台阶。葬具为两椁一棺,椁周围填0.6米厚的白膏泥。椁为长方盒形,外椁长4.5米,宽2.88米,高2.04米;棺为悬底弧棺。随葬品共262件,其中陶器53件,组合为鬲、鼎、簋、壶、缶、敦等,另有铜鼎、漆木器及大量兵器、车马器。根据随葬的器物推测,墓主为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时代为战国初年。1982年,在1号墓附近又发掘了5座时代与一号墓基本相同的墓葬,但规模均小于一号墓,且无棺椁保存。?
北津城遗址
【北津城遗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三汊矶。西依谷山,东临湘江,以水为防。整个城址呈三角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址西北和西南有一道土筑城墙,长约2100米。夯土城墙南高北低,横断面呈梯形。南段城墙底宽约14米,上宽约7~8米,高约10米;北段城墙底宽约8米,上宽约4米,高约5~6米。城墙南北两方各有一自然缺口,俗称"北门口"、"南门口"。城墙外环绕一串水塘,当是原护城河的残迹。城内地势起伏不平,有一长片稻田自北门口到城南东折濒江,可能为原来城中水道之遗痕。1981年以来,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此处及其周围进行了多次调查和部分试掘,在城墙夯土中及城内城墙附近,发掘出一批战国至西汉初年的遗物,有战国铜?、西汉筒瓦、板瓦、瓦当等。城外北面有一片土冈,冈上发现一批西汉中期的墓葬。城外西北为望城县谷山山脉,跨城址约1.5公里的两山峰顶之间有一块小坪,俗称"鞍子坪"。在坪中发掘出大批西汉时期的筒瓦和瓦当,坪下山脚处还发现一批西汉墓葬。城外西南约100米处有孤山一座,俗称"东瓜山"。从山脚至山顶,西汉筒瓦、瓦当碎片到处可见。考古材料证明,此处是西汉时期的古城遗址。?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长沙市雨花区文物保护单位。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的西南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有东西两冢,形似马鞍,又称马鞍堆。堆上分布西汉墓3座,一号墓位于东冢稍偏北,墓主为二号墓墓主之妻辛追;二号墓位于西冢,墓主为西汉长沙王丞相、?侯利苍,死于吕后二年(前186);三号墓位于东冢一号墓的南端,墓主为?侯之子。一号墓于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由湖南省博物馆配合马王堆疗养院的基建工程发掘。1973年11月至1974年对二、三号墓进行了发掘。三墓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组成,方向正北。封墓填坑情况基本相同,棺椁四周及顶部填塞30~50厘米厚的木炭,底部及木炭层外均以白膏泥封固,最后填五花土夯实。三墓均为棺椁数重。二号墓因被盗,尸骨腐烂无存,三号墓仅存骨架。一号墓尸体保存完整,皮肤浅褐黄色,润泽有弹性,五官清楚,黄黑色头发,口内尚存牙齿16颗,经鉴定为女性,年龄50岁左右,身高1.54米,体重34.3公斤。经解剖,死者生前患严重冠心病和多发性胆结石等多种疾病,其肠胃内有甜瓜子138粒。出土时,棺内有20厘米深的无色透明液体。三座墓葬中,一、三号墓随葬器物保存完好,两墓各出土器物2000多件,可分为帛书和帛画、简牍、漆器、乐器、兵器、陶器、木俑、丝织品、竹笥及其他等10大类。帛画5幅,两幅为引魂升天图,两幅为出行仪仗图,一幅为气功强身图,色彩鲜艳,技法精妙。帛书20余件,内容有《易经》、《老子》(甲本和乙本)、《战国策》,以及天文、历法、五行、杂占等术数方面的书籍,总字数10万字以上。另外还有两幅地图,为西汉长沙国地形图和南部驻军图。这些珍贵文物,有的是从未见过的新资料,有的与传世文献有不同程度的出入。简牍共922支,其中医书竹简190支、木牍10支,内容有"八益""七孙(损)",涉及黄帝、彭祖等人,很可能与已佚的《黄帝内经》有关。漆器共500件,大多数为木胎,上有花纹和文字。器形有鼎、盒、壶、钫、盘、盂、耳杯、耳杯盒、奁、案、几、卮、勺、匕及屏风等10余种。乐器共8件,其中瑟、竽各2件,七弦琴1件,箫2件,竽律1套,竽律管一套共12支。其中琴、箫、竽及竽律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乐器及乐律。兵器38件,有戈、矛、剑、弓、弩、矢及矢服、兵器架等。陶器共51件。木俑共266件。丝织品有两大类,一类衣物成品,一类是未经使用的成幅织品,如纱、绢、绮、锦等,共61卷。丝织品共有20余种颜色。竹笥共98个,里面盛放的随葬品有衣物和丝织品、食物、中草药和其他植物、模型明器等。此外,墓中还出土博具1套,铜镜、角质梳篦等梳妆用具2套,"辛追"印章1枚,及竹木杂器。二号墓被盗掘后残存的器物中,最重要的是三方印章:一为玉质私印,阴刻篆文"利苍",另二方为铜质明器官印,阴刻篆文"?侯之印"和"长沙丞相"。?
西汉长沙王室墓
【西汉长沙王室墓】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位于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由主墓和三座呈品字形环拱主墓的陪葬坑组成。墓主为西汉早期长沙国某代王后。1993年2~7月,长沙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配合湖南省财经专科学校基建工程对该墓进行了发掘。主墓为一带斜坡式墓道的岩坑竖穴木椁墓,全长37米,宽近16米,深约10米。分内外二层椁室,外椁四周用400余根粗短木材层层环绕叠垒,规模巨大,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宛如一座汉代"地下宫殿"。该墓由"梓宫"(棺柩)、"便房"(棺房)、"黄肠题凑"(短木枋)、"外藏椁"(回廊)等部分组成。这一整套埋葬制度正是《史记》、《汉书》中提到的"天子之制"。其墓主的地位、葬制均在马王堆汉墓之上。该墓虽曾多次被盗,仍出土了金、玉、漆、陶等类文物2000余件。其中大批漆器对深入研究西汉早期器物有重大价值,特别是出土了3件五弦漆筑,为全国首次发现的先秦两汉时期相和乐器的实物,对于中国古音乐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该墓出土的另一件文房用品--漆盒砚长台,亦称稀世珍品。漆砚盒宽约20厘米、高12厘米,砚石圆形,嵌于漆盒中,旁侧还配置墨块,装饰精美,构思奇巧,十分罕见,可称之为汉砚中的佼佼者。

长沙众多名胜古迹有什么价值
永定土楼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美丽的土楼,纯朴敦厚的民风,给初溪这个客家村庄增添了迷人的人文色彩,使她像童话般吸引着来此旅游的无数游客。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一绝,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着称,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境内有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土楼23018座,其中圆土楼有362座,遍布全县各个乡镇。
永定土楼最先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对其文化内涵无不赞叹不已。到目前为止,永定土楼已接待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中外来此旅游的游客。
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初溪土楼群有5个最:最集中、最美丽、最古老、最完整、最知名。初溪土楼群也是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沙湾有什么名胜古迹细讲
沙湾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从资源类型看,有生物景观2处,水域风光4处,古建筑3处,休闲求知健身3处,地文景观1处,购物1处;按资源等级分,有一级景点1处,二级景点1处,三级景点6处,四级景点2处,五级景点4处。县内冰川雪岭、峡谷山川、松涛瀑布、悬崖古寺盎然其中;湖泊水库、温泉、芦苇荡、草原、沙漠、珍稀动植物点缀其间。山区自然景观壮丽秀美,鹿角湾、双龙沟、温泉、东大塘、蒙古庙、宁家河、塔斯布拉克等景点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水域风光独特隽秀,分布广泛,千泉湖、柳树沟、海子湾风景各异,使人心潮波澜、遐想翩翩;云杉、红松、白桦、胡杨、梭梭等稀有植物遍布山间,雪鸡、马鹿等珍贵动物出没游漓;山区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哈萨克民族风情浓郁无限;平原区生态农业规模日益扩大,玉泉农业示范园区和森林公园,是生态观光旅游和田园风光旅游的最佳去处。以“沙湾大盘鸡”为代表的大盘饮食系列,构成了闻名全疆的饮食文化,成为沙湾县独具特色的一道旅游大餐。森林公园
长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名胜古迹?
长沙的名胜古迹 被一把大火烧光了 文夕大火 你可以查下查得到的
所以这里没什么古迹好玩的不少
最重要的是长沙的好吃的多 只是北方人不喜辣 这里的好吃的啦的居多
口味虾 臭豆腐 蛇 …… 吃在坡子街 南门口
玩在解放西路 那里可以见识下长沙妹坨
绍兴有什么名胜古迹!
先说自然景观,绍兴这里有山有水山青水秀。 会稽山: 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会稽山脉介于曹娥江与浦阳江之间,为两江的分水岭,其地域跨绍兴、上虞、嵊州、诸暨、萧山、浦江、义乌、东阳等市、县。按小范围而言,系指小舜江以北诸山,著名的有秦望山、法华山、兰渚山、刻石山。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接位后又在此山祭祀土地神,会盟诸侯,卒后亦葬于此山。隋代被列为五岳四镇之一,即南镇会稽山。有大量关于夏禹的古迹和传说。 鉴湖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位于绍兴城西南郊,因湖水清可鉴人而得名。又称镜湖、庆湖、南湖、长湖、大湖、照湖、贺家湖、贺监湖、带湖等。东汉永和五年(140),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建造,当时地跨山阴、会稽两县,横亘160里,周长360里,汇36源水,灌田9000余顷。南宋后围湖造田,湖面渐小。今日鉴湖,是古鉴湖的残留部分,从偏门至湖塘,湖面最宽处约4公里,约有30平方公里的水面。景色以仁让堰一带最佳,湖中有岛,湖边多山,山水交融,风景天成。沿湖有马臻墓和庙、快阁、道士庄、三山陆游故里、柯岩、湖塘等景点与古迹。 八字桥 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名。今桥为南宋宝 四年(1256)重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修。1982年再度整修。桥架于三河交汇处。主桥跨稽山河,东西向,桥面平铺条石,长4.85米,宽3.2米,净跨4.5米,桥上置栏板,望柱头雕作覆莲,寻杖下用云拱斗子,桥基东西面各立石柱9根,其中西侧中柱刻有题记"时宝 丙辰仲冬吉日建"。桥东堍南北向落坡,桥西堍南向落坡,各跨一条小河。桥下设纤道。 东湖 位于绍兴城东6公里处箬篑山北麓。面积5.79公顷。史载秦始皇东巡,曾于此停车喂马。俗称绕门山。山多坚石,取用甚广。自汉代始,凿岩采石,遂成崖壁深潭。清末,会稽人陶浚宣筑堤为界,堤内形成山水相依向东西伸展的狭长湖区,堤上砌墙,成为封闭式的园林。抗战期间,所有建筑均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整修,湖山景观焕然一新,有"江南水石大盆景"之誉,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整个东湖,由岩石、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而成,以"仙桃洞"、"陶公洞"为最佳。陶公洞中石壁上镌有郭沫若游湖之作和陈从周"宛自天开"、舒同"奇峰"等题刻。另有香积亭、饮渌亭、听啾亭、桂岭、秦桥、霞川桥等点缀在湖区。西端的"陶社",为1981年重建,南向,面积116平方米,正中悬孙中山题"气壮山河"匾,室内陈列陶成章业绩等。1996年初,扩建景区,面积有所扩大,入口处由东移向西,增建夜间灯光景观。 再说说人文气息的: 绍兴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的名人真是层出不穷。 鲁迅 是这里的人,所以绍兴有“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城区都昌坊口(今鲁迅路)周家新台门西首,清代建筑。鲁迅故居还包括百草园、三味书屋。 王羲之 是这里的人,所以有“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2.5公里处兰渚山下。汉代设有驿亭,故名。东晋永和九年(353)大书法家王羲之于农历三月初三,邀集名士在此修禊,共作诗37首,由王羲之作序。此序即为古今称道的书法精品《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更加出名。 怪杰徐文长 是这里的人,所以有“青藤书屋”,在绍兴城区前观巷大乘弄,占地467平方米。原名榴花书屋,明文学家、书画家徐渭故居,明末画家陈洪绶曾寓居于此。为我国"青藤画派"的发源地。 大禹 是这里的人,所以有“大禹陵”,位于绍兴稽山门外3公里处会稽山麓。由禹陵、禹祠、禹庙组成。占地2.67公顷,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陆游 是这里的人,所以有“沈园”位于绍兴城区延安路洋河弄。原为沈氏私人花园,故名。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于此题写《钗头凤》而名闻中外。 秋瑾 是这里的人,所以有“秋瑾故居”,位于绍兴城区塔山南麓和畅堂。清代建筑。屋宇5进,占地680平方米。坐北朝南,背依塔山,环境清幽。秋瑾祖父自闽返乡后,典居此屋。秋瑾少女时代即在此学文习武。回绍主持大通学堂期间,又成为从事反清革命的主要场所之一。 还有很多很多,像舜王庙,ze祖居,蔡元培故居,秋瑾纪念碑等等,都是与名人有关的。 除了市内一些景点,如鲁迅故居,兰亭,沈园等,个人觉得柯岩不错,春天去吼山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两个地方都是以前的采石场,所以有些奇特的风光,而春天的吼山更有桃花节,山花烂漫的景象值得一看,如果再要去诸暨,另外还要一天,五泄瀑布爬上去比较累,当然风景也是不错的.要去溪口,估计要两天吧,溪口好玩的东东还是很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有很多可以一游的地方. 最好一起去一趟绍兴的新昌县,那里的山水比较好玩 乌篷船,绍兴老酒,磕磕茴香豆
杭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杭州名胜古迹及美食: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面积约5.66平方公理,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理,湖岸周长15公理。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处有2.8米,最浅处不到1米。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 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处于平原、丘陵、湖泊与江海相衔接的地带,三面环山,中有绿水,湖山映衬,相得益彰。那一泓脉脉含情,明净如镜的丽水,就涵藏在这连绵起伏,曲折多姿,或远或近,若隐若现的层峦迭嶂之中。湖面如镜,绿湖的苏堤、白堤犹如两条绿色缎带,湖心亭、阮公墩等景致点缀与湖心,犹如镶嵌的两块宝石。前人有诗说:“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沿湖四周繁花似锦,形如一个色彩缤纷的巨大花环。在绿荫丝中,隐现着数不清的楼台轩榭。 西湖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获得历代诗人墨客的青睐,竞相以诗赞颂,所以西湖一带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为西湖更增添了诗情画意。远近闻名的“西湖十景”即出现于南宋,是画家马远等人绘画西湖山水时予以命名的。“十景”为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和双峰插云。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佑桥,也称段家桥。桥为1921年重建。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是,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 雷峰夕照 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峻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苏堤春晓 北宋元佑五年(1090),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以湖泥筑成长堤,后世称苏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桥,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沿堤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 四时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 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南屏晚钟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1986年重建,为歇山顶三重檐两层建筑,上层悬大梵钟,下层为净慈寺地藏殿。大梵钟高3米,口径2.3米,重10余吨。净慈寺晚钟鸣响,回声在山间、林樾悠扬飘荡,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楼”联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曲”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 张岱《西湖十景 两(双)峰插云》: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此景本是湖中遥望之景,清初为了立碑才移到陆上去的。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行程安排』 ◇ 第一天: 灵隐寺(飞来峰)-茶叶博物馆-玉泉--岳王庙-黄龙洞圆缘民俗园 上午在湖滨乘7路公共汽车赴灵隐,在灵隐寺、飞来峰造像游览后,仍乘7路至洪春桥,换转27路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然后乘27路回到洪春桥,换乘7路至玉泉,游毕参观岳王庙,接着步行至曲院 风荷站乘28路公共汽车赴黄龙洞圆缘民俗园,出来后乘16路或28路车返市区。 ◇ 第二:湖中一日游 平湖秋月-西冷印社-中山公园-游湖(湖心亭、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郭庄) 上午乘7路公共汽车至少年宫广场下车再步行白堤,游孤山、西泠印社,接着在中山公园码头上船游湖,先赴湖心亭,再游三潭印月,最后到岳湖码头上岸后游曲院风荷公园及郭庄。如返回市区仍乘7路车至湖滨或火车站均可。 ◇ 第三天:南线一日游 宋城-六和塔-虎跑-花港观鱼-净慈寺-丝绸博物馆-柳浪闻莺 早晨乘308路公共汽车至宋城,游毕至六和塔,参观中华古塔博览苑,再乘308路车到虎跑、花港观鱼游览,午饭毕游净慈寺,接着乘308路在长桥下车,步行至中国丝绸博物馆参观,然后仍至长桥上车乘308路至柳浪闻莺,游毕,南线游程至此结束。 『美食』 ◇ 杭州名菜: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龙井虾仁 ... 杭州地方小吃:虾爆鳝面,片儿川面,知味小笼... ◇ 东坡肉 据传,北宁文豪苏东坡两次来杭任太守,浚湖筑堤,杭州百姓为感谢他"抬猎挑洒",他嘱家人按他的烧肉方法烹制而成并犒劳民工,他们食用了这香酥味美的肉后称它为"东坡肉"。杭城菜馆也效法仿制,至今东坡肉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制作时,选用细皮薄膘五花条肉,用冰糖、酱油作佐料,以绍洒代水,将切成块状的肉的置入小葱填底的沙锅,密封上蒸,不走原味,的酥而不碎,肥而不腻的特点。 ◇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是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的。选用体态适中的草鱼,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装盘后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
记得采纳啊
无棣有什么名胜古迹
那太多了
怎么说呢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 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 2005.7 文化遗产
伦敦有什么名胜古迹?
十大旅游胜地
1. 伦敦眼 (The London Eye)
英航伦敦眼 (The London Eye) 构成了伦敦天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世界最大的观景摩天轮,乘坐伦敦眼仅需 30 分钟游客便可以饱览超过 55 处伦敦城内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美不胜收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Address:Westminster Bridge Road, County Hall, Riverside Building, London
London
SE1 7PB
Telephone: 0870 5000600
Fax: 0870 9908 882
2. 杜莎夫人蜡像馆和伦敦天文台 (Madame Tussauds & The London Plaarium)
在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您会与社会名流相聚一堂,比如凯莉?米洛(Kylie Minogue),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和布莱德?皮特(Brad Pitt)等。在互动式的伦敦天文台(London Plaarium),您将了解到各种关于太空旅行、行星和天文学的知识。
Address:Marylebone Road, London
London
NW1 5LR
Telephone:0870 4003000
Fax:0870 4003006
3. 萨摩塞特宫 (Somerset House)
萨摩塞特宫藏有一批世界著名的画作,宫内有考陶尔德美术学院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金碧辉煌的吉尔伯特收藏馆(Gilbert Collection) 和艾尔米塔齐美术馆 (Hermitage Rooms) 。从 11 月到次年 1 月,广阔的中心庭园则摇身一变成为圣诞溜冰场 (Christmas Ice Rink)。
Address:
South Building, Somerset House, London
London
WC2R 1LA
Telephone: +44 (0)20 7845 4600
Fax: +44 (0)20 7845 4637
4. 伦敦地牢 (The London Dungeon)
参观世界上最阴森恐怖的著名景点,重新体验伦敦 2000 多年的历史中黑暗凄惨的一面。历览骇人的可怕场面,如断头台剧院 (Theatre of the Guillotine), 开膛手杰克亲历记 (Jack the Ripper Experience) ,以及令人胆战心惊的乘船之旅。
Address:
South Building, Somerset House, London
London
WC2R 1LA
Telephone: +44 (0)20 7845 4600
Fax: +44 (0)20 7845 4637
5.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庄严宏伟的大英博物馆收集了从史前到现代世界各地的人类智慧结晶。著名的收藏品有 罗赛塔石碑 (Rosetta Stone) , 巴特农神殿 (Parthenon) 雕塑和 波特兰花瓶 (Portland Vase)。
Address:
Great Russell Street, London
London
WC1B 3DG
Telephone: +44 (0)20 7323 8181
Fax: +44 (0)20 7323 8616
6.伦敦塔 (Tower of London)
一位伦敦塔守卫(Yeoman Warder)将免费带您游览世界最著名的要塞建筑,探究其 900 年来的沧海桑田:它曾是皇宫、堡垒,也曾是监狱、刑场,曾用作为造币厂、兵工厂,还曾作过动物展览馆和珠宝库。
Address:
London
London
EC3N 4AB
Telephone: +44 (0)20 7488 5663
Fax: +44 (0)20 7488 4153
7. 泰德现代艺术馆 (Tate Modern)
壮观的泰德现代馆是英国国立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前身是泰晤士河畔的岸边发电厂(Bankside Power Station),该馆内陈设着马蒂斯(Matisse)和毕加索(Picasso)的重要代表作,还有一些当代艺术作品、行为和装置等。
Address:
Bankside, London
London
SE1 9TG
Telephone: +44 (0)20 7887 8888
8. 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这栋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是英国最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很多盛大的王室典礼如加冕、婚礼,都在此举行,它既是英国史上很多著名的国王和王后的陵寝,也是无名士兵墓的所在地。
Address:
Parliament Square
London
SW1P 3PA
Telephone: +44 (0)20 7222 5152
Fax: +44 (0)20 7233 2072
9. 汉普敦皇宫 (Hampton Court Palace)
这是英格兰最古老的都铎王宫,蕴藏着 500 多年的王室神秘历史。其内有诸多景点,如都铎王宫烹饪间,占地 60 英亩的河畔花园,举世闻名的迷宫( Maze )和亨利八世的富丽堂皇的国寓(State Apartments),无一不让您流连往返。
Address:
35 Hampton Street
London
KT8 9AU
Telephone: 0870 7515181
Fax: +44 (0)20 8781 9794
10. 达利作品纪念馆 (Dali Universe)
在伦敦,若要体验最具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氛围,应当前往位于南岸区中心的 达利作品纪念馆 ,那是一个能给您带来迷幻般梦境感受的互动式艺术画廊。达利作品纪念馆占地 3000 平方米,展品极具创新精神,常年展出萨尔瓦多 · 达利令人讶异的作品。
Address:
County Hall Gallery, Riverside Building,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