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样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火烧 2022-03-09 20:52:55 1100
怎样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

怎样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我们的感觉、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

一方面认为,物质决定精神。

怎样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垢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的大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现点,从而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

另一方面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精神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过来对物质发展进程起巨大的作用。

即人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精神对物质发展进程能起促进和阻碍作用。

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世界物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但不管精神的能动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受客观规律制约。

归根结底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承认精神鲍能动作用就和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3、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唯意志论,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我国三十一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有几个时期工作指导上的失误,主要是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上处理不好。

实践反复证明,不论进行政治斗争,进行经济建设或从事其它工作,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搞唯意忘论,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必须调查研究,正确地估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对客观事物了角得越全面、准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就越符合客观实际,人们的行动就越能达到预期目的。

其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尊重客现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的统一起来。

凡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掌握主动权,取得预期的效果。

凡是违背客观规律,搞唯意志论,按主观意志办事,就受到客观规律惩罚。

如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提出的“只怕想不到,不怕办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并提出“七、八年又再来一次”等等,都是错误的估计了客观情况,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遭到挫折。

再次,要勇于实践,勇子革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