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徐达怎么死的史 朱元璋還真是烏鴉嘴,說徐達後人三世王爵,結果倒霉了兩代人
朱元璋還真是烏鴉嘴,說徐達後人三世王爵,結果倒霉了兩代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而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是有一大幫人輔助,而且都是當時極為傑出的人才。在明初時期,人才的確很多,武

朱元璋還真是烏鴉嘴,說徐達後人三世王爵,結果倒霉了兩代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而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是有一大幫人輔助,而且都是當時極為傑出的人才。在明初時期,人才的確很多,武有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李文忠、馮勝、傅友德等,文有宋濂、李善長、劉伯溫等;那誰才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呢?那就必須是徐達了,因為他是開國「六王」之首。徐達和朱元璋是兒時好友,雖然出生於農家,但仍是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在朱元璋回老家徵兵的時候,徐達欣然應邀,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是奇怪,這徐達雖然自幼習武,但以他家世代務農的條件來看,他是沒有任何機會學習兵法的,但對用兵之道卻是極為敏感,彷彿是天生一般。
而朱元璋也是很快就發現了徐達的才能超乎眾人,於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戰四方。而徐達也是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而且徐達還能嚴格約束部隊,所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餘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公元1384年時,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病情加重,隨後去世。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謚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但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徐達這一脈卻是極為坎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徐達的兒子叫徐祖輝,這徐祖輝頗有徐達之姿,身高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氣;在徐達去世後,襲爵魏國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練兵,並回朝掌中軍都督府事。而且徐輝祖常常陪侍於皇太孫左右,因此得以學習經書大義。又隨書法名家詹希元練習書法,擅長寫大字。
在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對徐輝祖特加信任,登基稱帝後便加拜他為太子太傅,而徐輝祖對建文帝朱允炆也是忠心耿耿。在靖難之役爆發後,徐祖輝率領三萬京軍馳援,於齊眉山一戰中大勝朱棣軍,斬殺燕軍驍將、蔚州衛千戶李斌等。南軍再次獲得勝利,再加上暑熱,朱棣軍陷入窘境。
但就在這時,朝廷訛傳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遂召回徐輝祖(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人進讒稱徐輝祖因燕王是至親之故而未儘力作戰),導致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人因此勢孤而大敗。等到燕軍準備渡過長江時,徐輝祖仍率軍在浦子口迎擊,成功阻擊朱棣的軍隊,但隊友實在不給力,徐祖輝孤掌難鳴,最終朱棣還是順利渡過長江,入主南京。
朱棣入南京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獄審問。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始終沒有推戴朱棣稱帝的意思。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因其是元勛之後,且身為國舅,這才作罷。
之後,朱棣勒令徐輝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祿和爵位;數年後,徐輝祖病逝,有人說,是被勒令自裁,年約四十餘歲。一個多月後,朱棣以「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為理由,命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但這個徐欽後來終究還是被朱棣革去俸祿和爵位,直到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才又恢復爵位。
真的覺得朱元璋那張嘴就是烏鴉嘴,反正被他說過的人,沒幾個有好下場,朱元璋說要賜徐達三世皆王爵,結果徐達的兒子徐輝祖被革去俸祿和爵位,而且還被勒令自裁;後來朱棣覺得自己老爹的旨意還是不能違背,於是封徐輝祖的兒子襲爵,沒過多少年,又奪了爵位;直到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之後,徐家才過上安穩日子……
很赞哦!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