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亮想篡位 刘备为防诸葛亮篡位留下了不少后手,最后一个诸葛亮死后才被除掉
刘备为防诸葛亮篡位留下了不少后手,最后一个诸葛亮死后才被除掉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哪怕是如刘备与诸葛亮那种「 ”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也并没有像表面上相处的那么融洽。诸葛亮是公认的智谋之士,刘
刘备为防诸葛亮篡位留下了不少后手,最后一个诸葛亮死后才被除掉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哪怕是如刘备与诸葛亮那种「 ”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也并没有像表面上相处的那么融洽。诸葛亮是公认的智谋之士,刘备能够驾驭他,但不代表刘备的继承人也能够驾驭,特别是刘备的继承者还是出了名的「 ”扶不起的阿斗”,如果刘备活的久也就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偏偏夷陵战败使刘备气急攻心,命不久矣,但当时的诸葛亮正值壮年,正是人生最巅峰的时刻。所以刘备只能在弥留之际留下一些后手以防止诸葛亮篡权。 诸葛亮:起誓终生效忠蜀汉 诸葛亮央视三国剧照 刘备在弥留之际召诸葛亮交代后事,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超过曹丕十倍,一定可以定国安邦,如果刘禅能够辅佐就请诸葛亮辅佐,如果不能辅佐就请诸葛亮取而代之。结合刘备的性格分析,刘备是三国众诸侯中真正起于微末的一个,他投靠了很多诸侯,但是都没有尽力辅佐的,说明刘备对自己的基业看得很重,所以是不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夺得的基业交给外人的。诸葛亮跟随刘备十几年,自然知道刘备的性格,恐怕答应下来,下一刻就会人头落地,三国演义是这么描述诸葛亮当时的反应的: 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曰:「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这就已经相当于诸葛亮的起誓了,古人对神明是很相信的,所以这个誓言也等于是刘备对诸葛亮下的一个枷锁,以后诸葛亮想要篡权也会有所顾忌。 李严:统领朝廷军务 李严央视三国剧照 刘备临终前除诸葛亮外还有另一位蜀汉核心重臣也成为了刘备的托孤重臣,这个人就是李严。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三国志 东汉末年就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刘备在这个时代里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深知要先夺取或者建立一个政权,最为重要的就是兵权。所以在托孤之时,刘备托付给诸葛亮的职责是处理全国政务以及教导刘禅,而李严则任命为中都护,统领朝廷内外的军务。刘备的打算里是诸葛亮和李严一文一武,一个处理政务一个负责军务,能够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能更好巩固刘禅的统治。但是在刘备死后,魏国调五路大军伐蜀,诸葛亮借着这个机会迅速掌握了全国的军队,李严却只能负责后勤事务。后因粮草运送不及时导致北伐失败,李严被诸葛亮贬为庶民,退出了政治舞台。 赵云:护卫刘禅的安全 赵云央视三国剧照 赵云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在刘备未发迹时便开始追随刘备,一直担任的也都是贴身护卫的职位。刘备在托孤之时让赵云早晚看觑刘禅,在之前赵云已经有二次救幼主,所以刘备很放心把刘禅的安全交给赵云。而且赵云是五虎上将,是蜀军的军魂,有赵云在,诸葛亮就算掌握军队也会忌惮赵云在军队的影响力。但是赵云作为一个猛将,最想要的便是驰骋疆场,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就一个激将顺利的把赵云带到了前线,而护卫刘禅的工作就交给了同为荆州派的向宠。甚至在赵云死后,赵云的两个儿子也被诸葛亮派去给赵云守坟了,赵云家族也正式退出蜀汉舞台。 魏延:刘备的暗棋,给诸葛亮的最后一击 魏延本是长沙太守韩玄的部下,在刘备军征长沙时杀韩玄投 魏延央视三国剧照 靠刘备,当时诸葛亮借口魏延有反骨要除掉魏延,但是刘备力保魏延。之后魏延在入蜀时战功卓著,刘备很信任魏延,把镇守汉中的重任都交给了魏延。魏延因为诸葛亮说他有反骨一事与诸葛亮向来不和,所以刘备用魏延来制约诸葛亮是极有可能的,而且诸葛亮也不易察觉。在北伐时,魏延立下很多战功,诸葛亮为了拉拢这最后一支不在他掌握中的军队,也是不断给魏延加官进爵,但是在北伐大方针上又对魏延进行制约,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也不予采纳。在第六次北伐时,诸葛亮被司马懿拖死在五丈原,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点七星灯向天借命,被魏延踢翻了灯。当然七星灯借命肯定是艺术加工,但绝对不可能是无的放矢,所以历史上极有可能压垮诸葛亮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魏延。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打算回成都彻底肃清诸葛亮一派,但是最后却被诸葛亮留下的后手马岱除掉了,家族三代尽灭。 虽然随着魏延的死去,刘备留在的后手被全部除去,但是诸葛亮也已经逝世。刘禅随即将丞相位废黜,重新恢复汉制,设大将军和三公,将军政分开,正式将蜀汉大权全部收归中央。朋友们,你们觉得刘备留下的这些后手是否有用,如果没有这些后手,诸葛亮会不会篡权?
很赞哦!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