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构词法有哪些 明代新词语构词法

火烧 2022-04-27 01:32:29 1041
明代新词语构词法   这一节我们着重讨论汉语新词的词法构成、句法构成以及明代新词在构词法方面的特征。 gt gt   一.词法构成 gt gt   词法构成包括附加式和重叠式两类。 gt gt   1

明代新词语构词法  

构词法有哪些 明代新词语构词法
  这一节我们着重讨论汉语新词的词法构成、句法构成以及明代新词在构词法方面的特征。> >   一.词法构成> >   词法构成包括附加式和重叠式两类。> >   1.附加式> >   指由词根和词缀结合而成的构词。> >   1.1 前缀+词根> >   明代新词中所见前缀有:阿、有、老、打、取等。如:> >   阿正:指妻子。> >   (1)“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 >   (2)两个便向店主道:“熊汉江,适才蒋日休说,他医得令爱。只是医好了,就要与他做阿正,这使得么?”(《型世言》38)> >   “阿”,作为前缀,汉魏时已见。如“阿谁”、“阿母”、“阿瞒”等词。> >   有烦:烦劳。表示请托的客套话。> >   (1)主人家将一张供单绵料纸折了一折,拿笔递与张大道:“有烦老客长做主,写个合同文书,好成交易。”(《初刻》1)> >   (2)见了老嬷,脸上堆下笑来道:“有烦嬷嬷尊步,所说的事可听依么?”(《二刻》2)> >   有请:旧时主人请客人相见的客套话。> >   (1)先把大门开了,请知县到正厅上坐下,叫人到里边传报道:“邑主在外有请!”(《二刻》4)> >   (2)外面童子又道:“娘娘有请,星主可行。”(《水浒传》42)> >   有慢:怠慢。表示招待不周的客套话。> >   (1)大王定席之后,饮了数杯,陈大郎开口问道:“前日仓卒有慢,不曾备细请教壮士大名,伏乞详示。”(《初刻》8)> >   (2)只恐粗茶淡饭,有慢贤侄,束修不多,不成一个礼,只当自读书罢。(《型世言》11)> >   “有”作为前缀,上古已见。如《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   老妹:妹妹。> >   (1)我和你到底还是老姐老妹,终不然被杂种得了若干家产不成?(《醋葫芦》20)> >   “老”,作为前缀,晋书中已有。如《晋书·刘毅传》:“裕恶之,因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 >   打理:料理。> >   (1)他客中没有人会打理他来。(明·汤显祖《紫箫记》15)> >   打长:长期。> >   (1)“小师父要赁,就打长赁了也好。”(《二刻》2)> >   “打”作为词头,较早见于。如“打供”、“打唤”等词。> >   取替:替。> >   (1)莫教撞在石秀手里,取替杨雄做个出场,也不见得。(《古本水浒传》44)> >   取撮:撮合。> >   (1)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 >   取诨:打诨。戏曲演出时,演员(多指丑角)即兴说些可笑的话以逗乐。> >   (1)明·陈霆《两山墨谈》:“今读《龙门子》,知优之取诨,乃仿窃其余意也。> >   “取”作为前缀,汉译佛经中已见。如“取决”、“取别”等词。> >   1.2 词根+后缀(或准后缀)> >   明代新词中所见后缀有:老、取、家、儿、子、然、头、手等。> >   盖老:丈夫。> >   (1)王婆哈哈笑道:“我好交大官人得知了罢,他的盖老便是街上卖炊饼的武大郎。”(《金瓶梅》2)> >   (2)姐儿骗我进房门,忽地里盖老归来教我那脱身。(冯梦龙《山歌》)> >   底老:指妻子。> >   (1)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闻知此间有个秀才,引着个底老,十分放浪。”> >   拐老:拐子。拐骗人口、财物的人。> >   (1)“拐,拄杖也。今为诱略之用,曰‘拐带’。其略人之人,俗曰‘拐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1)> >   “盖老”、“底老”、“拐老”中“老”字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主要起凑成双音节的作用。元代有“爪老”一词,指“手”。“爪老”中“老”无实在的词汇意义。> >   看取:照顾、关照。> >   (1)凡百事要老爹老娘看取,后日另有重报。(《初刻》31)> >   (2)胡似庄先作五七八个揖,谢平日看取。(《型世言》31)> >   讨取:索取。> >   (1)却说那女儿虽然不读诗书,却也天生志气。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今日与他讨取聘钗,明知是退亲之故,并不答应一字,径走进卧房,闭上门儿,在里面啼哭。(《醒世恒言》9)> >   (2)一齐就去辨悟身边,讨取来看。(《二刻》1)> >   寻取:寻找。> >   (1)主翁多曾看见榜文赏帖的,老大吃惊,恐怕事发连累,急忙叫人寻取原媒牙婆,已自不知去向了。(《二刻》5)> >   (2)径往群蛟之所,寻取孽龙。(《警世通言》40)> >   “看取”、“讨取”、“寻取”中“取”,都附在动词的后面,其词汇意义已经或趋向虚化。> >   俺家:我。> >   (1)史进道:“胡说,俺家现当里正,正要来拿你这伙贼,今日倒来经由我村中过,却不拿你,倒放你过去,本县知道须连累于我。”(《水浒传》2)> >   (2)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水浒传》2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