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巨野县独山镇 山东巨野县赵楼村的大葱怎样跳出“历史周期率”

火烧 2021-09-05 05:36:54 1057
山东巨野县赵楼村的大葱怎样跳出“历史周期率” 俗话说,葱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嘴唇。巨野县龙堌镇赵楼村的乡亲们就是靠 “辣”挣钱的——全村家家户户都种葱。眼下,各地的专业村说起来真不少,可像赵楼村这样有

山东巨野县赵楼村的大葱怎样跳出“历史周期率”  

俗话说,葱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嘴唇。

巨野县龙堌镇赵楼村的乡亲们就是靠 “辣”挣钱的——全村家家户户都种葱。

眼下,各地的专业村说起来真不少,可像赵楼村这样有年头的不多,因为人家大规模种葱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

到赵楼村采访,记者发现,田地里到处是葱,零零散散的其他作物倒像是点缀。

有的地方,各家各户的葱田连成片,一眼看不到边,煞是壮观。

村民赵兴远说,全村大葱的种植面积一般能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

今年种的面积不算多,也有400多亩。

据了解,赵楼村在解放前就有农户专门种大葱。

人民公社时期,这一传统也没中断。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大葱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种大葱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以前市场行情好时,村里种七八百亩大葱是常事。

赵楼村的老少爷们为啥 “热”种大葱?

赵兴远说,种大葱投资很大,投入的劳动力也很多,必须锄地、打药、上土,最麻烦的防治病虫害,像大葱的紫斑病,只要发生就是不好治。

但是,除非在降雨量很大的情况下,葱病害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绝产,风险较小,效益却比种传统作物高得多。

“一般情况下,一亩大葱的收入不低于四五千块钱。

如果行情好的话,一亩收入就过万元。

行情孬的时候,一亩葱至少也卖两三千元钱。

这效益还能算差?”赵兴远说,葱的产量大,即使价格便宜点,也比种粮食划算。

人人心里有杆秤,乡亲们当然更愿意种大葱。

很多专业村有一个共同的“历史周期率”。

一逢好行情,“其兴也勃焉”——大家伙一拥而上,比着扩大种植,争着抢占市场,赚个皆大欢喜;一旦市场受挫,“其亡也忽焉”——种植户争先恐后地退出,人人悔青肠子,个个不愿重操旧业。

赵楼村却非如此。

60多年中,大葱也“辣”过赵楼人的眼,让种植户们又爱又恨。

但按赵兴远的说法,“大家始终没有放弃过,每年依然都会大面积地种植”。

赵楼村为什么跳出了这个“历史周期率”?

大葱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蔬菜,价格落也罢涨也罢,市场供应量基本固定,不会出现“一惊一乍的鬼市”。

你见过肉贵而不吃肉的,可见过因葱贵而不吃葱的吗?因此,大葱的市场行情总体稳定。

巨野县独山镇 山东巨野县赵楼村的大葱怎样跳出“历史周期率”

几十年一以贯之,种大葱对乡亲们来说,有一种情结,也积累了大量的种植技术。

即使行情不好,小握“金钢钻”的赵楼人种大葱,也比“重打锣鼓另开张”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省事得多。

同时,多年种葱,乡亲们被市场“炼”出了“火眼金晴”。

前几年市场好,村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八十都种上大葱,一亩卖个万儿八千。

市场一下滑,面积就减少了一半。

如果行情好转,面积还会增加。

学会了跟着市场走,赵楼人当然赚多赔少。

这几天,气温高、雨水大,在村民们的精心管理下,村里的大葱长势喜人。

望着田地里的一片片葱绿,赵兴远说,种大葱的传统一定会坚持下去,让赵楼大葱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