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醉翁亭记醉的含义 《醉翁亭》与文化之关系

火烧 2022-02-09 10:57:39 1092
《醉翁亭》与文化之关系 醉翁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其身上包含了众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情况介绍】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醉的含义 《醉翁亭》与文化之关系

《醉翁亭》与文化之关系  

醉翁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其身上包含了众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情况介绍】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

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欧阳修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名称由来】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

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

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

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因此得名。

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

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景观】醉翁亭总面积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

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宁静。

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

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

亭中新塑的欧阳修立像,神态安详。

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

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

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

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

让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

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