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代国君对自己的称呼 古代最顽强的小国,我国三位帝王都灭不掉,如今有一半成中国领土

火烧 2021-10-18 02:52:44 1030
古代最顽强的小国,我国三位帝王都灭不掉,如今有一半成中国领土 古代时期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八方朝拜,周边很多国家纷纷俯首称臣,寻求我国的庇护。即便是有些国家试图与中国叫板,也几乎都被「 ”教训”一

古代最顽强的小国,我国三位帝王都灭不掉,如今有一半成中国领土  

古代国君对自己的称呼 古代最顽强的小国,我国三位帝王都灭不掉,如今有一半成中国领土
古代时期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八方朝拜,周边很多国家纷纷俯首称臣,寻求我国的庇护。即便是有些国家试图与中国叫板,也几乎都被「 ”教训”一顿,最后乖乖臣服。 不过有一个小国却屡屡与中国叫板,并且与中国交战70年,被三位伟大帝王征讨而不灭,其中一度甚至因为攻打此国导致我国损失数百万人,并遭到外族入侵,华夏民族差点因此灭亡! 这个国家就是——高句丽。 598年,隋文帝出兵30万兵分两路攻打高句丽,以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此刻恰逢雨季,行军遭受瘟疫,水军也遭到大风。抵达高句丽时已经损兵折将,死伤者十之八九。在此情况下隋文帝不得不退军,中国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到了隋炀帝时期,隋炀帝率军数十万御驾亲征高句丽,同时还集结天下军队,源源不断地赶往战场,仅军人数量就达到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参与运输物资的农夫更是军人数量的两倍之多。 并且为了让百万大军顺利渡河,隋炀帝强行在辽河上修建大桥。然而在距离岸边就差数米就建桥成功的时候,高句丽突然发兵来袭,在岸边拦截,隋军只好强冲剩下的数米距离,虽然战胜了前来拦截的高丽军,但隋军同样伤亡惨重。 登岸之后,高句丽王朝是完全低档不住百万隋军的,隋炀帝就兵分三路强攻高句丽。不过为了防止三路军队为争取功劳名声而孤军独斗,因此隋炀帝下令三道之间必须保持相互通报,不可独进。进攻或撤退要事先通知隋炀帝。并且隋炀帝还下达了另外一个命令:如果高句丽投降,应该安抚而非屠杀。 然而隋炀帝太小看高句丽的无耻程度了。 他们在快要战败时选择投降,这样隋军就停止进攻转而向隋炀帝奏报,然而这段时间给了高句丽准备时间,在城头上设好埋伏,等到隋军来到城下的时候立刻偷袭,导致隋军损失惨重。这种事情在三路军队上发生了多次,其中宇文述等人率领的30万5千隋军仅剩下2700人,数以万计的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全部遗失,然而隋炀帝依旧不醒悟。 必胜的局面反而以失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第二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征讨依旧集天下之兵,声势浩大。然而隋炀帝刚与高句丽开战的时候,隋朝大将军杨玄感起兵造反。隋炀帝密召诸将,紧急撤军,虽然最终杨玄感的叛乱被平,但是隋军由于数量众多行动比较臃肿,在撤退的途中遭到高句丽追击,隋军也是颇有伤亡。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似乎也是打出了怒火,再次征发天下兵亲征高句丽。然而隋炀帝似乎与高句丽「 ”犯冲”,这次征讨不仅依旧失败,更是间接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华夏民族甚至接近灭亡的边缘! 由于连年的征战,百姓苦不堪言。百姓们不仅纷纷起义,隋军士卒也在路上相继逃亡,隋国国内已经严重大乱。不过一路上隋炀帝不断镇压起义与诛杀逃军,丝毫没有退军之意。虽然这次打败了高句丽,让其俯首称臣。 似乎圆了多年来的执念,杨广非常高兴,对于高句丽没有丝毫惩罚就班师回朝了,常年劳民伤财仅仅换来这般结果。 然而此刻的隋朝已经千疮百孔,三次征战人口数仅仅有200万左右的小国高句丽,反而丧失数百万人。而这件事引起百姓起义并与隋朝冲突,所造成的死亡数字更加庞大。 在609年(战前),隋朝人口数为5000万左右,然而据《通典卷食货七》记载: 「 ”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余万户(古代一户为6-10人)。” 这样换算下来,仅仅数年时间,隋朝人口数量就锐减2000多万,这是何等夸赞的数字! 在这样内乱与人口数锐减的情况下,隋朝各地系统陷入瘫痪,已经名存实亡!此刻东突厥也迅速崛起,对华夏进行大规模进攻,华夏民族一度遭到灭顶之灾,内忧外患之下,隋朝宣告灭亡。谁又能想到,仅仅是为了征讨一个小国,隋朝甚至华夏民族甚至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不过好在唐朝崛起,李世民攻灭东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等西域诸国,稳住国内局势。而李世民在稳定局势之后,也准备对高句丽发起攻击。不过唐太宗吸取隋炀帝的教训,只招愿意出征的人前去,最终集大军10余万,于贞观十八年(644年),御驾亲征。最终因为天气寒冷,粮草不足,从容班师。 此次征讨,唐朝共计杀敌3.1万,俘获战俘与男女8.6万人,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1万多领,并攻占十座城池,得人口七万人(自身战死2000,马匹战死8000),可谓是大胜。 不过对于没有消灭高句丽,李世民显然是不满意的,之后又数次发起小规模攻击,并接连胜利。高句丽王惊惧,让他的儿子莫离支任武入唐朝进贡谢罪,才减少唐朝对高句丽攻击频率。 高句丽王朝虽然打不过唐朝,但是它在「 ”本地”可是一个恶霸,不仅攻打契丹还入侵新罗,新罗王向唐朝求救,最终唐高宗李治于永徽六年(655年)大举攻打高句丽,经过多年战争,在668夏将高句丽灭亡,剩余人口也全部迁入中国境内,半数领土归我我国。中国与高句丽长达70年,历经四位帝王的战斗终于宣告结束。 高句丽经历我国三位帝王的攻打都未灭国,甚至熬死了隋朝,可谓是古代最顽强的一个小国的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