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帝王之相 她历经八位帝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没有她就不会有大清帝国!
她历经八位帝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没有她就不会有大清帝国!
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见证了大明帝国与大清帝国,两个王朝的兴衰崛起,一生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八位帝王,可谓是有史以来独一份,她把一生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大清帝国,可以这么说,没有她就没有大清帝国,她就是大清帝国的孝庄文皇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孝庄皇太后。
让我们来看看孝庄太后的传奇履历:孝庄太后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次女,她出生在明朝万历四十一年,天命十年,十三岁的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这里说一下她姑姑也嫁给了皇太极,就是大妃哲哲,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她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下皇九子福临(就是顺治帝),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顺治登记,她与姑姑哲哲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康熙即位后尊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崩逝,这样履历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驾崩,历史猜测说她是因爱妃海兰珠去世(说的就是孝庄太后姐姐)伤心过度,最终死于脑瘀血,皇太极突然驾崩没有立遗嘱,让刚刚崛起大清陷入混乱,以肃亲王豪格、睿亲王多尔衮为首八旗将领互相不服,眼看大清要毁于内乱,这时孝庄站了出来,她开始游说重臣,平衡双方利益,也是为儿子福临争取即位权,最终年仅六岁顺治被多尔衮抱上皇位,孝庄也因此成为太后。
崇祯皇帝死后,大清乘势入关,在多尔衮带领下,八旗铁骑横扫中原,而此时孝庄母子还在盛京,多尔衮仿佛如同君临天下入主北京,大清江山是多尔衮打下来的,他如果此时废黜顺治自立为帝,八旗旗主和众多亲王一定会拥护,毕竟顺治太年轻,刚刚崛起入关大清需要一位强盛的君王,相信历史和世人也不会阻止他,但多尔衮却让人意外的迎接顺治入关,把到手的天下拱手相让,原因只是一封信,据说孝庄给多尔衮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无人可知,但这封信却比百万雄师还厉害,他让多尔衮心甘情愿俯首称臣,最起码表明是这样。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段大清皇室绯闻,也是历史太后“下嫁之谜”,历史没有记载,当然也没有人敢记载,据说多尔衮与孝庄从小相识,可谓是青梅竹马,本来两小无猜的金童玉女,转眼被拆散,孝庄一下变成了他的嫂子,两人只好转为地下恋情,据说顺治皇帝就是她俩不伦之恋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要扶持六岁福临为帝,后来传说孝庄委身下嫁多尔衮,顺治还封了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爱新觉罗家是出名的情种,为了美人不要江山皇帝,在大清见怪不怪,所以多尔衮为了爱情放弃皇位也有可能,这终究是传闻不可作为历史参考,但孝庄从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就这样孝庄委曲求全的辅佐这顺治,她让顺治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尊重汉人大臣,这也是为什么顺治如此看重汉臣主要原因,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真正君临天下,奈何顺治也是多情种,心爱的董鄂妃死后,顺治不顾孝庄劝阻,整日活在悲痛之中,对大清江山社稷也是不闻不问,最终得了天花年仅24岁就驾崩了,也有传言顺治是看破红尘,在五台山落发出家,但我更相信他死于天花,因为如果他因为一个女人,抛弃忍辱负重养大他的母亲,那么他不止是不配为君,更是不配为人。
顺治死后,八岁康熙即位,当时情况比顺治登基是还要糟糕,朝内有四位辅政大臣,还有三位拥兵自重的藩王,朝外各种反清势力层出不穷,孝庄再次挑起重担辅佐孙儿,当时四大辅臣鳌拜一家独大,为了牵制鳌拜孝,庄把三朝老臣索尼孙女嫁给康熙,再用恩宠笼络鳌拜,让他平定反清势力更是威慑三藩,在孝庄栽培和辅佐下,康熙迅速成长,最终成为了光耀后世的千古一帝,康熙对待子民仁慈无双,他先后铲除鳌拜一党,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孤悬海外的台湾,更是率领八旗劲旅御驾亲征平定葛尔丹,这所有荣耀都离不开她的祖母孝庄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崩逝,康熙悲痛欲绝,他率领文武大臣步行至天坛,痛哭流涕向上天祈求,愿以自身寿命续祖母寿命,但天命不可违,孝庄被后世成为贤后,杰出的政治家,更是被大清历代君王膜拜崇敬,但这一切都无法形容她的伟大和英明,借用《康熙王朝》孝庄训示康熙一句话,她自我形容:“天塌地陷岿然不动,日月星辰唯我独尊”。她的伟大让那些自认伟大的男人们自愧不如,她是真正的千古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