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姜文的几部电影 姜文新电影讲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还那么久

火烧 2022-06-02 11:24:23 1055
姜文新电影讲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还那么久 《一步之遥》你真的看懂了吗?能说的我还拍它干嘛?拍的就是说不出来的。电影开始,姜文就在探讨to e or ot to e。甚至贴心地作出了解读:难道不是这样,就

姜文新电影讲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还那么久  

《一步之遥》你真的看懂了吗?

能说的我还拍它干嘛?拍的就是说不出来的。

电影开始,姜文就在探讨to be or not to be。

甚至贴心地作出了解读:难道不是这样,就是这样吗?

可看完电影,你也不知道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正如老六质问马走日的一样:“完颜到底是你杀的,还是不是你杀的?”

“我不记得啊!”——那到底是还是不是?

至此,姜文抛出了自己的看法:虚无主义。

介于是和不是之间,因为我确实不知道她是不是我杀的。

甚至在中法交接马走日的仪式上,竟然还出现了纳粹的图腾。

因为根据施特劳斯的说法,某种程度上,虚无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德国现象,参见德意志虚无主义。

姜文借了阎瑞生案的一个壳,要说的核心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虚无主义!

为了让大家明白,姜文又用王志文之口,说了库列肖夫的实验:把一个男人的脸,跟一个婴儿剪辑在一起是慈祥;跟女人屁股剪辑在一起是流氓!

什么意思?不要拘泥于你所看到的——正如你看到武六拍的默片是枪毙马走日一样,不过是将现实的马走日+动画模拟杀人现场拼接形成的。

虽然武六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完整记录,但是,这一段动画就是你要拼接的东西,你拼接了被害的完颜,你就是杀人犯,你拼接了婴儿脸你就是慈祥。

to be or not to be就是这个意思。

并且姜文多处用了黑白默片的表现形式,不是为了致敬,而是把马走日变成了一个个隐匿于人群的一名中国人。

因此这个人物成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他隐匿于那些代表历史的光影里,一直被当作杀人犯。

而真正的历史是否如此呢?我不知道!就像距离我1米,我看到的是你拿了一个苹果,可你距离我1000米,我看到一个点,哪个是真实?

由历史虚无主义,姜文开始重塑美,什么是美?左青龙右白虎的舞蹈不美吗?为什么输给了没有跳一场的完颜?因为她裸捐!她把所有的财产都捐给普通老百姓,无论好的坏的贫的富的,这是什么?共产主义,于是舒淇实现共产了,姜文看到她把钱送给富豪牛 犇,他隐约觉得不对了。

姜文的几部电影 姜文新电影讲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还那么久

当舒淇把钱送给坏蛋三儿,他不得不出手了:这样的共产主义真的可行吗?!

《药》里面的华老栓为什么姓华?夏瑜为什么姓夏?——两个组在一起就是华夏,搞清楚了这个,再看

为什么姜文的电影里面男主都姓马?马走日,马邦德,马大三,马小军——隐喻马克思主义下的中国。

所以姜文采访中曾经很调皮地说:“如果没有马大三,马小军,马走日,哪有后来的马珂,马化腾,马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嘛!国之不存,人将焉附?

再看舒淇,为什么将王莲英改名完颜?完颜是八旗氏族之首,直到后金改国号为大清。

所以,姜文的花国应该是有所指的,至于指本片的民国时期还是现在,也只有一步之遥。

首先,将“花国总理”改叫“花国总统”,按舒淇的说法,她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女,且正好是第三届花国总统。

这是变相地复辟。

然后,姜文首尾都在讲一个故事:机智的我,给老佛爷献计剪辫子。

清初就有剃发易服的政策,用于民族压迫。

到了晚清,忽然变成了革命一记除旧布新的良方。

而本质也只有一步之遥。

岂料马走日“喝醉”了,醒来就民国了,剪辫子竟然成了革命的一记良药。

所以,革命不过是一场形式,这形式谁做都可以,共产党做了可以,国名党做了也可以。

然后马走日“抽大烟”了,醒来完颜就死了。

只是喻示鸦片战争后的清朝覆灭了吗?

至于抽大烟的这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参考导演在片头的教父片段将猫换成了兔子。

首先,兔子属于一年四季都处于发情交配期跟本片洋溢的荷尔蒙味道吻合。

然后,这里的兔子可以特指兔死狗烹,喻示着姜文不过是为统治者效劳,先是老佛爷,然后是军阀,终究一死的命运难以逃脱,而最终的胜利果实也被富豪牛 犇窃取,被坏蛋三儿窃取。

这里请自行脑补,对号入座吧!

最后,兔子跟后面的月亮呼应,是一种超现实的表现主义,姜文营造的奇观月亮来了又走,表示一场告别,跟理想的告别,参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姨妈那晚见到满月后,心如死灰暮色残年。

有了这一段暗示,再看本片的花国选举,是不是真的沦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歌舞呢?或许姜文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出闹剧。

两位主持人秉着m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古文交替白话文,中文交替洋文,近乎滑稽地帮武七洗白钱。

这一段的中英文夹杂,古文白话文杂糅的台词,是不是一些地方听着很像以前听过?没错,里面一些台词直接摘抄自语文课文。

这样的援引,用意不言而喻——觉得可笑吗?小学时候我们用来歌颂歌咏的,甚至分不清是真是假,这一步之遥,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怎么把钱洗白?无非是巧立名目。

花这么多钱又是为什么?因为我们连自己的东西都没整明白透彻,就开始学西方。

这里说的正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虚无,连自己都没搞清楚的锅气,我们就开始洋为己用,并美其名曰:中国特色,这不是巧立名目是什么?并且回到当初武七找马追答

发送不成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