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陵墓,文成公主的墓地在哪里?

火烧 2022-12-01 00:51:49 1028
文成公主陵墓,文成公主的墓地在哪里? 文成公主的墓地在哪里?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

文成公主陵墓,文成公主的墓地在哪里?  

文成公主的墓地在哪里?

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文成公主死了多少年墓在哪儿

  文成公主病逝吐蕃。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她去世后葬在  在藏王陵。   藏王墓是自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赞普赤年松赞至末代朗达玛等历代赞普们的陵墓群。从公元六世纪起建造,公元九世纪末结束。主墓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考古价值。墓冢座落在距山南地区约30公里的琼结县的东南侧,三面环山,一侧傍水,环境优美,含着独特的浓浓的历史韵味。   地理位置:   现存最大的一组藏王墓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宗山西南,雅隆河畔,现在的西藏自治区穷结县境内木惹山上下。这里附近的地面开阔,气候宜人,土地肥美,山川秀丽,自然条件很好。因此,在很久以前就是古代藏族的发祥之地,是创业藏王松赞干布的老家。自从定都拉萨之后,这里又成了吐蕃王朝的兴基立业的基地,受到高度的重视。也许除了自然条件之外,松赞干布还有一些怀念家乡故土之情吧,于是就把他的陵墓选择在这里了,其后不少的藏王都葬在这里。   在木惹山上下,现在保存尚可辨认出的藏王陵墓共有九个,占地方圆达3公里。每个陵的形状是一个方形的平顶垒石夯土高丘,还保存了中原地区早期封土“方上”的形式。与《通典》中所记载的“其墓正方,垒石为之,状若平头屋”的描写相同。现存九个陵墓的形制大体相同。由于一千多年来长期受到自然风雨的侵蚀,有的陵墓已

文成公主死后葬礼是天葬还是其它葬礼

文成公主去世后,是土葬。现存的藏王墓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合葬墓。

藏王墓,是自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赞普赤年松赞至末代朗达玛等历代赞普们的陵墓群。从公元六世纪起建造,公元九世纪末结束。主墓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考古价值。

墓冢座落在距山南地区约30公里的琼结县的东南侧,三面环山,一侧傍水,环境优美,含着独特的浓浓的历史韵味。藏王墓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就是一个冢群,并未开发挖掘;但走近藏王墓,你便会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据历史记载的墓陵共有22座,如今能够看到的有16座,这里除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墓冢,周围还分布着较为出名的班禅以及喇嘛的墓冢。其中以藏王墓为主,也就是现在的藏王墓。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庙

别名“加萨公主庙”,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三江之源”,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成公主庙在青海省玉树县结石镇南约20公里的通天河畔。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在庙堂正上方的岩壁下,浮雕有九尊巨幅佛像。莲花座正中,是一尊高约7.3米的主佛像。在主佛像的两侧,各有四尊高约4米的侍者佛像立在小莲花座上。

均雕刻精堪,造型浑朴生动,神态端庄,反映了唐代雕刻工艺的高超水平。庙内两侧墙壁上有二个活佛画像,雕像对面壁上亦有绘着竹笋、石榴、棉花、宝镜和馒头的壁画,记录了当年文成公主教当地藏族人民耕作与纺织的事迹。

庙宇面临溪流背倚高山,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 ,是西藏佛教徒和海内外游人朝拜与游览之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王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死后藏在哪?

  在藏王陵。

  藏王墓是自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赞普赤年松赞至末代朗达玛等历代赞普们的陵墓群。从公元六世纪起建造,公元九世纪末结束。主墓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考古价值。墓冢座落在距山南地区约30公里的琼结县的东南侧,三面环山,一侧傍水,环境优美,含着独特的浓浓的历史韵味。   地理位置:   现存最大的一组藏王墓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宗山西南,雅隆河畔,现在的西藏自治区穷结县境内木惹山上下。这里附近的地面开阔,气候宜人,土地肥美,山川秀丽,自然条件很好。因此,在很久以前就是古代藏族的发祥之地,是创业藏王松赞干布的老家。自从定都拉萨之后,这里又成了吐蕃王朝的兴基立业的基地,受到高度的重视。也许除了自然条件之外,松赞干布还有一些怀念家乡故土之情吧,于是就把他的陵墓选择在这里了,其后不少的藏王都葬在这里。   在木惹山上下,现在保存尚可辨认出的藏王陵墓共有九个,占地方圆达3公里。每个陵的形状是一个方形的平顶垒石夯土高丘,还保存了中原地区早期封土“方上”的形式。与《通典》中所记载的“其墓正方,垒石为之,状若平头屋”的描写相同。现存九个陵墓的形制大体相同。由于一千多年来长期受到自然风雨的侵蚀,有的陵墓已成了圆形平顶,大小不尽相同,排列也不规则。 资料来自百科:://baike.baidu/link?url=YDCYbcFkB7Scltv1lGA1axLEnuASRsGjJ6GmDbISi11eL_wbKvdwR8PVPC06IO68omLuO-ojrAmA-gs9vXuYBa

文成公主 墓藏结构是何时期的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文:རྒྱ་མོ་བཟའ་,威利:rGya Mo bZa'。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文革时期被盗的墓有哪些?

文革时期被盗的墓有以下这些: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陵墓,文成公主的墓地在哪里?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土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

9、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

10、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中被平毁无遗。

11、古城太原的新任市委书记三把火,第一把是砸庙宇,全市一百九十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可保留外,通通毁掉。他一声令下,一百多处古迹在一天之内全部毁掉。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

12、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13、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被捣毁,殿宇饰物被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被焚烧。

14、汉中勉县“古定军山”石碑,也因诸葛亮是个“地主分子”而被砸毁。

15、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被毁,只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陪伴书圣失去了居所的亡魂。

16、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二人的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

17、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

18、河南汤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19、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20、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了个稀烂。

21、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

22、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23、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的墓被红卫兵砸毁。焚骨。

24、北京城内的袁崇焕的坟被夷成了平地。

25、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净,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的墓给挖了。

26、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他的人来此凭吊此故居和他

的墓。可是“文革”时《西游记》成为“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就“被毁为一片废墟”。

27、红卫兵掘开蒲松龄的坟,教书匠蒲松龄真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

28、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29、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30、张之洞的坟被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张氏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直到被狗吃掉。

31、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只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踪。

32、河南安阳县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33、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34、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35、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做了牺牲品。

布达拉宫是不是一座坟墓?

不是。

昭陵是谁的墓,他有什么功绩

昭陵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公主(139)墓地(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