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 关羽丢荆州,刘备败夷陵,马谡失街亭,哪个对蜀国的影响最大?
关羽丢荆州,刘备败夷陵,马谡失街亭,哪个对蜀国的影响最大?
荆州不仅死了关羽,还让隆中破产。可以说是丢人丢地盘。毕竟蜀汉名将唯羽。夷陵把刘备打得仅以身免,四方精锐全死光,剩下的名将也死得不少。出师表也写得很清楚。失街亭不过是失去前进的要塞。军队主力尚在,还从凉州抢了千户,相当于不赚不亏。
荆州是蜀汉伐魏最有效最有力的前线,路途最近,道路最为平摊,也是魏最难防守的部位。宛城一破,魏国基本兵败如山倒,中原无关可防了。如果孙权坚持继续在合肥施压,而不打关羽。一两年内曹操一死。立马就是隆中对的最好开局,曹魏稍微有任何失误都是等着蜀汉会师洛阳。可那时候想要像曹操活着时那么稳固可能么?

街亭是最后的希望了,诸葛亮的这次奇袭如果街亭不丢,凉州至少是能收入囊中的。对长安就能形成长期的包围,长安基本也是囊中之物。有雍凉的蜀汉如果吴国能支援到位的话,两个农民斗赢地主的概率大概55开吧。可惜丢了街亭真的再无机会了,本来最后一次伐魏也是有希望的,不过孔明阳寿已尽,没什么好说的了。
夷陵之战确实是损失了几万人。不过蜀汉在孔明出岐山时已经恢复到了10万兵力也就是整个蜀汉所能维持的最大兵力了,相当于血已经回到了上限了了。总的来说有惊无险吧,夷陵之战后的蜀国基本在灭亡的边缘,可惜曹操又挂了没来得及收拾,东吴又没继续,按理说东吴这次梭哈,实现周瑜二分还是有7层把握的。
至于夷陵之战,算得上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性战役,此役中,蜀汉精锐尽损(演义中70万,实际5万左右),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刘备在此役以后一病不起,不久后就白帝托孤,驾鹤西归.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各自大浪淘沙地淘汰了一些诸侯,也成就了一方诸侯,更为三分天下奠定了事实基础。
失街亭是诸葛的用人失误.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便告诫诸葛亮马谡其人言过其实(正史有载,并非演义虚构),可诸葛亮却坚持重用。最终导致首次北伐功败垂成.本来天下只知刘备,不知诸葛,这次北伐首先就赢在了气势上,曹魏"朝野皆震",继而三郡望风归降。本来一个好的开头就胜利了一大半,本想靠着这次北伐好好提提自夷陵之战以来朝野上下五六年的颓势,可街亭之战以后,蜀汉再受重创,曹魏也加强了魏蜀边防,诸葛以后的北伐也再无大的圣果。
失去荆州季汉贯彻不了隆中对两路攻中原的战略,也为诸葛亮每次北伐只能出粮路难行的秦川埋下隐患。失荆州固然可惜,失去很多土地与机遇,但反扑的机会依然在,或者说没有折根。夷陵惨败使蜀中的人力大损,一大批青年才俊亡于夷陵,精锐部队折损,刘备又于后去世,当真是将蜀国拖入危难之际。此为蜀每况愈下的转折性战役。
失街亭是一败,一大败,但在夷陵之战面前显得无足轻重,前两个失败是战略,这个是战术层面的失败,是诸葛丞相以攻为守力挽狂澜战略的其中一个战术的失败,虽然失去了进攻机会,但只是一时,不与前者一样使季汉永远翻不过身来。更片面的看,你看失荆州的是关羽,败夷陵的是刘备,失街亭的是马谡,重要性肯定不一样呐。
相关文章
-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北伐失败只因错杀马谡?诸葛亮为何杀马谡
- 马谡是诸葛亮的弟子吗 刘备马谡关系如何 刘备为什么不喜欢马谡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哪一集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
-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为什么力排众议任用马谡
- 三国志马谡失街亭 三国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马谡失街亭败给了谁
- 三国演义失街亭斩马谡 军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为失街亭吗
- 为什么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并未“挥泪斩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 马谡失街亭 为何诸葛亮会在马谡身上看走眼?这真的不怪马谡
- 马良与马谡 解密诸葛亮为何重视马谡:因其与马良的良好关系
- 蜀国马谡曾在街亭败给谁 三国蜀国马谡的简介 历史上的马谡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