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历史影响 2010年历史中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反抗
2010年历史中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反抗
2010年历史中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反抗
1917年中国加入了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919年1月,协约国与盟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
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引发的五四运动。
反抗:全国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迫使帝国主义在随后的华盛顿会议上面对中国的山东问题进行讨论。1921年召开华盛顿会议期间。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影响是什么?中国人民进行怎样抗争?结果如何?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是战胜国,凡-华体系以体面的形式瓜分中国,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抗争:要求政府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并最终取得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争?结果如何?历史试卷求答案
使中国得到了暂时不被剥削的机会,但是,数万劳工到欧洲成为炮灰,引发了人民不满,激发了社会矛盾的加剧。中国的不公平待遇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了中国;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下降,因此在华盛顿会议上有了更屈辱的待遇
甲午中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政治产生了那些影响?求大神帮助
甲午中日战争让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1921年成立了gcdzg
1840-1945年的中国人民进行那些抗争历史事件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gcdzg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gcdzg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gcdzg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md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gcdzg开始整风
1945年 gcdzg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md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中国闭关锁国对中国人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有防御西方殖民者势力的一面,但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中国的闭关政策进一步导致了农业生产和积极贸易的闭塞、停滞与落后,远离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屈辱局面,使被侵略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西方列强发动过哪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人民进行过哪些反抗
好吧 简练些
(1)六次侵华战争: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
肯定不全,不过这是主要的
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主要史实:
①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坚守广州;关天培、陈连升等壮烈捐躯;三元里人民抗英等。
②太平天国的反抗斗争(1851-l864)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人民和清军的英勇抵抗。
④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发展经济同列强争夺市场。
⑤中法战争中,黑旗军抗法;马尾海战中,爱国官兵英勇战斗;刘铭传台湾抗法;镇南关大捷;临洮大捷等。
⑥甲午战争中,爱国官兵英勇抗战;平壤战役中,马玉昆、左宝贵英勇作战;黄海之战中邓世昌等英勇战斗;聂士成辽东抗敌;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壮烈殉国。
⑦义和团及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⑧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参加了哪些战役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惨败宣告结束,中国是战胜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一些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最终导致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义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义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义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义大利某些土地,结果义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英、法削弱,美、日地位上升,从而促使了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次大战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同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中国参战
中国2当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为了获取利益,于是便投向较有利的一方 - 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五四运动
中国作为战胜国,举国上下顷刻之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盛大的庆祝活动频频举行,人们齐呼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在国人的眼里,中国从鸦片战争时代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在这"公理战胜强权"的时代,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必将还中国一个公道,取消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然而,巴黎和会迅速把国人的梦想击得粉碎。几个大国无视中国的反对,也无视他们曾鼓吹的"公理",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出卖给了日本。讯息传回国内,1919年5月4日,愤怒的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发展到6月3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国内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而在巴黎,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中国劳工
清朝末期,中国劳工输出达千万人之多,但自愿出去的很少,大部分是被拐骗、掠贩出洋的。拉丁美洲的开发,美国和加拿大横贯大陆铁路的建设,巴拿马运河的挖掘,南洋的垦殖,以及沙俄西伯利亚大陆的建设,金矿、铝矿和煤矿开采,均有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英法战场,东线沙俄战场,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战场,亦有几十万华工直接参加战争勤务,或直接参加战斗。华工遍布世界,但绝大多数出国后受尽苦难。不堪非人的待遇,华工的暴动、罢工彼伏此起。对华工惨绝人寰的迫害,也引起全世界正义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