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归晋 朝代歌中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的含义
朝代歌中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的含义
意思是:三国时期国家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晋朝又分为东晋和西晋(因为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后,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所以叫两晋前后延)。
三国(220年-280年):
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晋朝(266年-420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
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
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扩展资料
朝代歌是一首将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串起来所形成的歌曲。
这是现代人为了巧妙地记忆中国历史各朝代顺序而创造出来的,种类多,而且凸显历史特色。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统治年代简介: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夏朝(前2070-1600)商朝(前1600-1046)西周(前1046-771)东周(前770-256)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221)秦朝(前221-206)西汉(前202-公元8年)新朝(8-23)东汉(25-220 )。
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十六国(304-439)、南北朝(420-581)、隋朝(581-618)、唐朝(618-907)、五代十国(891-979)。
宋朝、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朝(916-1125)、西夏(1038-1227 )、金朝(1115-1234)、元朝(1206-1368)、明朝(1368-1644)、清朝(1616-19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歌-朝代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