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青龙镇属于哪个市 青龍鎮出土的陶瓷修好了,證實上海在唐代已成重要貿易港
青龍鎮出土的陶瓷修好了,證實上海在唐代已成重要貿易港 上海青浦青龍鎮考古發掘的10件陶瓷器修復完成,於2014年12月3日在上海博物館集中亮相。長沙窯變形蓮瓣紋碗。長沙窯典型器,碗內施褐彩和綠彩,構成
青龍鎮出土的陶瓷修好了,證實上海在唐代已成重要貿易港

上海青浦青龍鎮考古發掘的10件陶瓷器修復完成,於2014年12月3日在上海博物館集中亮相。長沙窯變形蓮瓣紋碗。長沙窯典型器,碗內施褐彩和綠彩,構成花卉圖案。其中褐彩為氧化鐵彩,綠彩的呈色劑是氧化銅。這種構圖在國內留存較少,但出口較多。修復前的長沙窯變形蓮瓣紋碗 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表示:「這批修復的陶瓷具有極高的文化歷史價值,它們為走進上海歷史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盡管修復過程困難重重,我們還是最終成功還原了它們的面貌。」 這批修復的陶瓷出土於青龍鎮,位於上海青浦區青龍村,曾是唐宋兩代的重鎮。2010年和2012年,上海博物館的考古部門在青龍鎮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豐富的陶瓷。這些文物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大發現,也證實了上海早在唐代就已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口。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青龍鎮已經發掘的面積只是一小部分,經過勘探其總面積應當是在25平方公里,會是未來幾十年上海考古的主要內容。」 已經出土的文物珍品中,有不少受到了明顯損害。一些需要修復的陶瓷,例如景德鎮褐釉瓷拍鼓(腰鼓),非常罕見,其中還包括長沙窯褐彩執壺、越窯青瓷碗;宋代青白釉洗、龍泉窯長頸瓶等。 上海博物館文物修復研究室陶瓷組修復工藝師卜衛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次是以讓文物接近完美修復為目標的,這其中尤以瓷器釉色的修復最艱難。全部的修復又都是可逆的,用的材料都是水溶的,可以恢復到未修復狀態,也可以恢復到可鑒別修復的狀態。」 長沙窯執壺。此執壺亦屬唐代長沙窯典型器。這種褐彩工藝在長沙窯瓷器中較為多見,以氧化鐵為呈色劑,形成流暢的色塊裝飾,為長沙窯生產的茶具。修復前的長沙窯執壺景德鎮褐釉瓷拍鼓。唐代陶瓷器中的拍鼓留存很少,其發掘對考古學家而言意義非凡。修復前的景德鎮褐釉瓷拍鼓長沙窯褐彩執壺。此器屬長沙窯典型器,口、頸及腹部均施有褐彩,這種褐彩工藝在長沙窯瓷器中較多見,以氧化鐵為呈色劑,形成色塊裝飾,形制為飲茶用具。越窯青瓷執壺。唐代越窯中心窯區在浙江省慈溪、上虞和寧波一帶,燒造瓷器產品以青黃釉為主。此執壺為典型越窯青瓷作品。造型規整豐滿,製作較精美。越窯青瓷大碗。青瓷碗,唐代。器形較大,口沿外翻,是越窯典型器。越窯青瓷碗。碗作敞口,因其底部呈玉璧形,故稱為玉璧底碗,是唐代特有的一種形制,屬越窯典型器。龍泉窯長頸瓶。洗口,長頸,圈足較高。青黃釉,通體有開片。為龍泉窯典型形製作品。龍泉窯青釉刻劃蓮瓣紋碗。釉色較淡,碗內 刻花瓣紋,紋樣較為少見。淡青釉是早期龍泉窯的典型特徵。修復前的青龍鎮發掘出土陶瓷 本次青龍鎮出土陶瓷修復項目得到美林美銀「藝術保護項目」的讚助,而2012年雙方曾成功合作修復有著逾2000年歷史的青銅器「交龍紋鑑」,目前正在洽談此後繼續合作的事項。對此類項目,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表示:「民間力量助力博物館事業,貴在堅持。國家財政支持絕不會讓社會資本對博物館事業的投入顯得黯然無光,全社會一起來做好博物館事業是一件潤物細無聲的事。」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很赞哦!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