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国南北战争的将军 美國南北戰爭,南軍本來佔盡先機連打勝仗,為何最終敗給北軍
美國南北戰爭,南軍本來佔盡先機連打勝仗,為何最終敗給北軍 美國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以後第一次超大規模的戰爭。美國南北兩方,共有超過300萬人投入戰爭,雙方死傷總人數也遠超百萬。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擁有精銳
美國南北戰爭,南軍本來佔盡先機連打勝仗,為何最終敗給北軍

美國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以後第一次超大規模的戰爭。美國南北兩方,共有超過300萬人投入戰爭,雙方死傷總人數也遠超百萬。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擁有精銳部隊的南方軍隊,卻在初期佔盡優勢的情況下突然崩潰,最終由林肯統領的北方政府獲得了勝利。
那麼,為什麼兵強馬壯的南方部隊,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會輸給北方呢?
美國獨立之後,南北兩方就開始沿著不同的路線發展。
從1820年起,北方和中部各州開始進行工業革命,到19世紀50年代左右正式完成。而南方地區的路線,則依然是傳統的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
隨著南北兩方都開始向西邊發展,北方的資本主義,漸漸與南方奴隸制度產生了矛盾。當時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本主義,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張。而南方則力圖在西部甚至全國推廣奴隸制度。到19世紀50年代,就在北方工業革命基本完成的同時,南北雙方的矛盾也漸漸演變成了武裝衝突。
面對奴隸主們步步進逼,北方人民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得知消息的南方黑奴非常興奮,他們不斷發起暴動,試圖重新得到自由。
1854年,在堪薩斯州爆發了西部人民反抗奴隸主的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859年,被稱「堪薩斯內戰」。而這一場戰爭的出現,也代表著南北雙方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1860年,林肯正式當選為美國總統。第二年,南方各州成立了美利堅聯盟國,開始同林肯所領導的美利堅合眾國分庭抗禮。
1861年4月,南北戰爭正式爆發。在戰爭初期,南方憑美墨戰爭中磨練出的精銳軍隊,在傑出的指揮官羅伯特·李的帶領下,採用以攻為守的策略,不斷向北軍施壓。而此時的北方明顯對戰爭的準備不足,並且他們採取的戰略是「大蛇計劃」,也就是將兵力都分散到了8000英里長的戰線上。這樣大大地分散了北軍的火力。
更可笑的是,北軍指揮官麥克萊蘭同情奴隸主,一直採取著消極的戰術。在5萬南軍的攻勢下,麥克萊蘭手握1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這使得北軍長期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中。
到1862年,儘管北軍後來在西線打出了幾場漂亮的戰役,但東線仍然是一敗塗地。
在岌岌可危的形勢?中,共和黨內部開始提出解放奴隸和武裝黑人的思想。林肯也漸漸意識到,這場戰爭不僅只是單純的統一運動,更是一場解放奴隸的偉大戰爭。
隨後兩年中,林肯先是頒布了《解放宣言》正式解放黑人,並且允許黑人蔘軍。不久後,他又頒布《宅地法》,規定任何美國人只要繳納10美元登記,就可以在西部領取65公頃土地。當登記人在這塊土地上連續耕種五年後,就能夠正式成為土地的所有者。
《解放宣言》 和 ?《宅地法》的接連出台,對黑人的權益進行了最大的保障。因此在這兩條法案頒布後,成千上萬的南方黑人瘋狂地逃向北方參軍。這一舉措,成為了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北方軍隊在得到新鮮血液的加入後,一鼓作氣佔領了南方的經濟中心新奧爾良。南軍此後節節敗退,再也無法同北軍抗衡。
?1865年4月9日,南方部隊陷入北軍的重重包圍,正式宣布投降,南北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但頗為遺憾的是,由於損害了南方奴隸主的利益,林肯在戰爭結束後7天,便遭到刺殺,不幸身亡。
縱觀整場戰爭,林肯決心廢除黑奴制,的確是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但哪怕他不頒布《解放宣言》和《宅地法》,南軍實際上同樣無法戰勝北軍。
我們知道,打仗其實就是拼綜合實力。在南北戰爭開始之前,北方坐擁23個州,有2000多萬人口,總體年產值達到了15億美元。而南方只有7個州,總人口也只有900多萬人,總體年產值還不到北方的十分之一。
雖然北軍在戰爭前期處於劣勢,但只要他們不被敵軍一舉擊破,能夠將戰線和戰爭時間拉長。那麼在持久作戰的壓力下,南軍的生產能力弱、補給能力弱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他們必然會率先崩潰。
再換個角度來說,北方所代表的是新興的工業,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而南方則代表了原始落後的農業,是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的。任何事物的變化軌跡,都要遵從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所以在這場戰爭中,南方失敗是必然的。
(參考資料:《美國史》等)
很赞哦!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