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快递袋生产:多用医疗和化工垃圾作来源
资料图
最新消息》》
网购“新常态”背后 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1亿件,同比增长28%;业务收入完成4950亿元,同比增长24.5%。全国全年快递总量创纪录突破400亿,意味着国内快递包裹分发已经进入日均一亿的时代。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西方节日,抑或是“双11、双12”等人造节日,都成为互联网商家炒作的卖点,成为那些足不出户的年轻网民“买买买”的“狂欢”。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7年“双11”期间网购交易额约2539.7亿元人民币。更有海外媒体称中国电商将对商业世界和全球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在国内外赞誉声中,网购“新常态”背后,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来。交易额放量增长带来了快递业繁荣发展,然而快递数激增,过度包装、违规包装引发的污染及危害愈发引人关注;网购平台上亦有假货、仿冒品、残次品鱼目混珠,随之而来是一些消费者维权困难;电商刷单、炒信、删除差评的乱象,也引发了网购平台监管责任的思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购不能失去监管,记者最近集中采访调研了网购带来的诸多问题。(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关注焦点》》
快递的塑料包装袋是如何生产的?
被应用于于各大快递公司的塑料包装袋是如何生产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这样的袋子给人、给环境会带来哪些危害?对此,记者对快递袋的产业链条进行了深度的调研采访。采访期间,记者亲历了塑料袋原料生产的重要环节:大门紧闭,灯光昏暗,300平米的厂房内堆满各式各样的垃圾,这些来历不明的垃圾将被加工成一种叫做“回收料”的原料,俗称吹料;而这些“回收料”又将被用于生产我们每天触手可及的快递包装袋,俗称吹膜。为了逃过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查,这个厂房的生产线不定期开工。
资料图
“回收料”加工门槛低 成本低廉、污染环境
当前,我国快递塑料袋产业链各个环节是“各自为战”的,并没有形成“原料生产——使用——回收”的资源循环,而“原料生产”既是源头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环节。在业内,制作快递塑料包装袋的原料一般分为三种:回收料、全新料以及环保料。显而易见,环保料的成本最贵,回收料的成本最低,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厂家选用回收料来生产袋子的原因。对此,记者询问了多家制售快递塑料包装袋的企业,众多企业均表示现在很少有做环保料,而用作快递的塑料袋子基本都是最便宜的回收料,市场需求大、供应也充足,回收料可以当天发货,若是购买全新料则需要提前订做。
采用回收料来生产快递袋子的过程本身并不违规,但用于生产回收料的垃圾原料则扑朔迷离,难溯其源。“不合规的回收料正是这些‘毒’快递袋的根本来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医疗垃圾和化工垃圾是这些回收料的主要来源。很多医疗垃圾是没有经过清洗的,里面有大量的潜在病毒和细菌的感染物;而化工垃圾只有在制作塑料袋上才有用武之地。因此,回收料的生产线多藏匿于偏远乡村,不易被监管部门发现。”该业内人士表示。
一个几百平米的隐蔽厂房,一台价值几万块的简易机器,一天下来就可以生产2吨左右的回收料,这样低廉的加工成本也让很多不法分子对此趋之若鹜。而对于塑料回收加工过程所产生的污染也常常见诸报端:不合规的违规排污会给当地的地下水、土壤、农业等造成严重污染;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有毒气体亦会污染空气,影响人身体健康。(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独家暗访》》
回料加工躲躲藏藏 垃圾原料来路不明
记者前往华东地区采访,这里有着大量的快递包装生产企业。其中,在金华与义乌交界的孝顺镇,便分布着许多生产快递塑料袋的企业。在一家中等规模的包装加工厂,记者见到了快递袋的生产过程。5台机器,同时工作,一天可以生产十几吨。在机器旁边,则堆放着一大批原料,部分原料上还写着“不要用”三个字。当记者询问这些原料来源的时候,工作人员则略显神秘:“这些原料来自天南海北,都是老板的老朋友,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经过探访,记者从一位垃圾回收站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了为数不多的回收料加工厂,并取得了一家加工厂老板任某的电话号码。而记者接下来的所见也恰恰印证了前述业内人士的说法。任某通过电话告诉记者,最近他们生产的原料在市场上需求很大,由于地方的安监、环保、工商等督察小组到处检查,很多回收料的加工厂都关门歇业了,只有他家企业藏匿在村里,比较偏僻,还可以供货。
资料图
用于制作回收料的垃圾是否通过正规渠道所得?
记者现场询问得知,其中一间便是任某的加工厂,但大门紧闭。为记者打开大门的是一位老汉,“我们前两天还在生产,这两天风声比较紧,就停工了,你们先看看吧”老汉说。300平米的厂房灯光昏暗,大部分空间都被各式各样的垃圾所占据。厂房中间是一台显得十分陈旧的机器,旁边则是生产出的深蓝色的回收料。记者目测,厂房存放的回收料大约在5吨左右。
“现在政府查的严,关了好多厂子,现在市场上对我们的原料需求很大,我们的机器一天能生产大约2吨左右。凑够20—30吨一车,就往外运。”老汉告诉记者。记者随即询问老汉,生产线用于制作回收料的垃圾是否通过正规渠道所得?对此,老汉则讳莫如深:“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做了四五年了,这些垃圾原料都是多年的关系户送过来,价格便宜,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业内建议》》
业内呼吁快递业推进绿色包装
业内人士建议,目前我国在超市购物袋上是禁用回收料的,同时也希望在整个快递领域禁用回收料。随着电商网络的飞速发展,快递员、消费者同快递塑料包装袋的接触越来越多,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将受到危及。
垃圾原料来路不明则是快递“毒”包装产生的关键所在。对此,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认为,快递塑料袋的有毒有害物质来源有很多,比如重金属、印刷时产生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黏粉或者二恶英等塑化剂致癌物,此外还有从生物和医疗垃圾、化工厂等带来的微生物种群,都会对环境和人体带来一定危害。朱磊建议,要明确快递业使用绿色包装袋的定义和标准,加快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使政府的监督检测更加有理有据;此外,还应建立绿色包装评估体系,加大试点经验的推广。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黄志刚则认为,可降解材料的经济性和环保意义正在逐渐显现,从大的趋势来讲,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个必然趋势。(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国家规定》》
2020年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达50%
2017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也是在同一天,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驱动、源头治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源头治理,增加绿色快递服务产品供给,提高快递业包装领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意见》还提出,2020年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达50%,基本淘汰重金属等特殊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平均每件快递包装耗材减少10%以上。(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新闻拓展》》
到2020年 我国基本建成快递包装回收体系
国外有法律支持推广快递行业环保理念。其实,这些年在政策层面我国也有相关的举措。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绿色节能”作为快递业发展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去年国家邮政局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旨在谋划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提高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
《方案》明确了快递业包装工作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取得明显效果,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方案》还提出,预计到2020年,主要快递企业品牌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大幅降低面单纸张耗材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环保箱、环保袋和环保胶带使用率大幅上升,并推广使用中转箱、笼车等设备,进一步减少编织袋和胶带的使用量。同时,《方案》还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快递业包装治理体系。
针对用户反映较多的“过度包装”问题,该《方案》提出,鼓励企业探索简约包装,减少二次包装,并在邮政企业和若干家快递企业开展简约包装试点。另外,对于快递包装回收问题,《方案》强调,推动将快件包装物纳入资源回收政策支持范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快件包装分类回收利用试点,鼓励企业重复利用塑料箱、纸箱和编织袋等封装容器,提升包装物品再利用率。(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
聚焦评论》》
“绿色快递袋”当成快递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随着网购的日益繁荣,快递垃圾正成为我们的一大垃圾污染源。如何铲除这种污染源?推广绿色快递袋,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快递包装存在“大材小用”、过度包装的现象,为了控制成本,快递行业将试水绿色物流,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递袋。这些环保包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绿色环保产品必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何让这些绿色环保产品代替传统产品,关键在于推广。只有部门行业主动承担责任,有意识地就行推广,才能让绿色产品风行市场、风行生活。
现在,我们的发展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快递行业来说,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铲除快递垃圾袋污染,让快递行业成为绿色行业,让“快递袋污染风景线”变成“快递袋绿色风景线”。如此,才能降低快递成本,减少公民负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绿色快递袋”当成快递行业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我们期盼绿色快递袋尽快走向全国。让我们的网购消费成为绿色消费,让我们的快递行业成为绿色行业。(来源:东南网)
资料图
生活小贴士》》
拆快递后要洗手
在一项190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99%的人在开快递后偶尔会洗手,其中33%的人从未养成拆快递后洗手的习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对快递的规格尺寸、检验规则等都提出了规范,但只是作为一项推荐性标准,并不具强制性。从理论上来说,快递的包装袋所残留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或造成皮肤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会经过血液循环破坏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等。
不过,目前仍较少出现因快递拆解不当引起的现象。这是因为化学物质需要在高温下或一定长度的时间内才能发挥出来,进而损害人体健康。如果因快递外包装而发生过敏,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涂擦,或涂抹一些具有抗过敏、抗炎、减轻皮疹、止痒等作用的药膏,通常在3天~5天内即可恢复。如果皮肤流脓、出现气泡等严重症状者,应及时就医。
资料图
多种方法鉴别“毒包装”
闻气味
有刺激性和使人恶心等不正常气味的,一般都有毒,或存在增塑剂等其他添加剂过量的现象,一般质量都比较差。
感官检测法
一般来说,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用手触摸时有润滑干,表面似有蜡,而有毒的塑料袋则颜色浑浊或呈淡黄色。
测浮力
将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无毒塑料袋比重小,很快便会浮出水面,而有毒的塑料袋则比重大,会随之下沉。
抖动法
使劲抖动塑料袋,发出声音很清脆的一般都是无毒塑料袋,而声音发闷或没有声音的,有可能是有毒的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