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泽什么鱼成语 成语: 干泽而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1-06-21 00:19:30 1038
成语: 干泽而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干泽而渔 成语简解 编号: 2724 成语: 干泽而渔 注音: ㄍㄢ ㄗㄜˊ ㄦˊ ㄩˊ 汉语拼音: gā zé ér yú 参考词语: 竭泽而

成语: 干泽而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干泽而渔 成语简解 编号: 2724 成语: 干泽而渔 注音: ㄍㄢ ㄗㄜˊ ㄦˊ ㄩˊ 汉语拼音: gān zé ér yú 参考词语: 竭泽而渔 释义: 义参「竭泽而渔」。见「竭泽而渔」条。 Emoji符号: 泽2️⃣渔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干泽而渔”对应Emoji表情符号“2️⃣”,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2️⃣、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2️⃣"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竭泽而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载,春秋时,晋国将要和楚国开战。国君晋文公非常忧心,问大臣咎犯说:「敌军人数比我们多,要如何应战呢?」咎犯回答:「我听说礼不厌繁,兵不厌诈,要打赢这场战争,仍然得靠诈术。」文公将咎犯的建议告诉雍季,雍季说:「把泽水排光来捕鱼,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没有鱼可捕了;把草木烧光来打猎,一定可以捉到猎物,但明年就没有兽可以猎了。虽然这次用诈术应战,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没效了,并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文公还是用咎犯的建议,打败了楚国。论功行赏的时候,雍季的功劳比咎犯高,大臣们劝谏说:「这次打了胜仗,全靠咎犯的计谋,但行赏却把他排在后面,也许不可以吧?」文公说:「雍季的话,是为国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议,却只是因应一时的情势,哪有把一时之务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后来「竭泽而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尽其所有,不留余地。 典源: 此处所列为「竭泽而渔」之典源,提供参考。#《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1>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2>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3>,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4>,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淮南子.本经》。 (2)雍季: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 (3)焚薮而田:烧光草木而打猎。薮,音ㄙㄡˇ,密生杂草的沼泽。田,打猎。 (4)无复:不复可行。 〔参考资料〕《淮南子.本经》逮至衰世,镌山石,锲金玉,擿蚌蜃,消铜铁,而万物不滋。刳胎杀夭,麒麟不游。覆巢毁卵,凤凰不翔。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人械不足,畜藏有余,而万物不繁兆,萌牙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另可参考:《文子.上礼》 书证: 01.汉.刘向《说苑.卷一三.权谋》:「焚林而田,得兽虽多,而明年无复也;干泽而渔,得鱼虽多,而明年无复也。」 成语接龙

“干”字结尾的成语

什么泽什么鱼成语 成语: 干泽而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干”字开头的成语

“渔”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干泽而渔”分成的单字详解:

干, 泽, 而, 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