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昏君 此人被稱為“暴君”“昏君”,但此人卻把帝國帶入強盛
此人被稱為“暴君”“昏君”,但此人卻把帝國帶入強盛
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皇帝就以羅馬帝國繼承者自居,並以恢復古羅馬帝國的版圖為己任。在東羅馬帝國皇帝中有這樣一位皇帝,他被人們稱為“空前絕後的暴君”、“十惡不赦的昏君的”。而這位東羅馬帝國皇帝,在前一年差點因為平民暴動被殺,在後一年又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征服戰爭,這位皇帝就是――查士丁尼
公元532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參加帝國當時最大的民營娛樂活動馬車比賽,但在比賽途中,遭到大規模平民暴動,平民們大喊:“尼卡,尼卡”,查士丁尼慌忙調集軍隊,前來鎮壓平民暴動,裝備精良計程車兵,揮舞著大刀、長矛,瘋狂向起義者砍去。那一個晚上,有四萬起義者被殺害,歷史上把這次起義定為“尼卡起義”
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日耳曼人在原西羅馬帝國的領土上,建立了很多小王國,這些小王國信仰基督教中的阿里烏斯教派,這讓以基督教正統保護者自居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所不能容忍的,查士丁尼即位以後,他立志消滅信仰異端的蠻族國家,完全實現羅馬帝國在政治和宗教上的統一。當時的東羅馬帝國首都查士丁堡,處於亞歐大陸的交界處可以收取高額的過路費,查士丁尼又在全國徵收土地稅,每年可得黃金大約3000磅,這些財富為東羅馬帝國擴張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為了解決後顧之憂,查士丁不惜花費1.1萬磅黃金,與波斯簽訂的“永久合約”通過和約穩定了東羅馬帝國在東方與波斯的戰爭。與此同時查士丁開始對西方發動大規模戰爭。

公元533年,查士丁尼派大將貝利撒留率1.6萬人從君士坦丁堡出發,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征服戰爭。貝利撒留大軍的矛頭首先指向的是北非的汪達爾國,汪達爾王國與東羅馬帝國簽訂過和平條約,因兩國的宗教信仰問題,汪達爾王國對境內的羅馬人大肆迫害,這就給了東羅馬帝國發動戰爭的借口。貝利撒留率領的軍隊在北非登陸向汪達爾王國的首都迦太基挺近,一舉攻克汪達爾王國的首都迦太基,汪達爾王國滅亡。征服汪達爾王國之後 查士丁又把矛頭轉向了東哥特王國,公元535年查士丁以調解東哥特王國內部糾紛和解決因不同信仰而被迫害的羅馬人為借口,出兵被東哥特人佔領的意大利。貝利撒留率領8000人先佔領西西裡島,很快又登陸意大利半島。公元536年12月,貝利撒留進軍羅馬,教皇和居民開城投降。公元537年2月,維提格斯率軍南下圍攻羅馬,貝利撒留堅守不戰。東哥特人久攻不克,士氣低落,再加上軍中出現瘟疫,只好撤退。530年貝利撒留率軍北上攻破東哥特王國。554年,東羅馬帝國利用西哥特王國的內訌,佔有了西班牙的東南沿海地區,東羅馬帝國帝國恢復了大部分羅馬帝國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