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黄河决口 黄河决口泛滥的历史图片
黄河决口泛滥的历史图片
【黄河泛滥的历史和从古至今治理黄河的故事急】
神话故事: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民间故事: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栗毓美到任时,宁陵正遭黄河泛滥,墙倒屋塌,人畜死亡无数.面对汹涌的黄水,栗毓美毫不畏惧,他脱下官袍,身着便衣。
黄河泛滥的历史和从古至今治理黄河的故事急
神话故事: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
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
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
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
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
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 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
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
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
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 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
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
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
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
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
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
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
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
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
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
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
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
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
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
”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
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
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 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
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 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
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民间故事: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
历史上黄河泛滥的记载
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
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
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入海,灾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长江下游约25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
1933年下游决口54处,受灾面积1.l万多平方千米,受灾人口达360多万人。1938年国民党政府扒开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淹死89万人,造成著名的黄泛区。
求黄河泛滥历史资料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
黄河发源于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河道特性 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长3472公里,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 平原等三部分。
贵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是黄河的最长源地。
从卡日曲开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龙羊峡,大部流行于3000-4000米的高原上,河流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草滩,河水较清,水流稳定。龙羊峡到青铜峡河道流经山地丘陵,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的形势。

在坚硬的片麻岩、花岗岩及南山系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较疏松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形成宽谷,其间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青铜峡等20个峡谷,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本段有洮 河、湟水等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增加。
出青铜峡后,黄河沿鄂尔多 斯高原的西北边界流动,沿河所经大部为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域,几无支流加入,河床平缓,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冲积平原,即著名的银川平原、河套平原。 从河口镇到孟津为中游,流程1122公里。
黄河从河口镇南转,穿行于晋陕峡谷之中,至龙门仅长718公里,但水位落差达611米,比降很大,如著名的壶口大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 米。龙门河槽宽仅100米。
龙门以下到潼关,在长130公里的河段内,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渭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这里河道流行在汾渭平原上,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黄河过潼关后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段,著名的三门峡就在这里。
黄河中游 两岸大部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全河的 89%,同时汇集了许多重要支流,又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之一,此段水量约占全河的40 %,因此黄河中游成为根治黄河的关键地段。 孟津以下为黄河下游,长870公里。
此段河道在华北平原之上游荡,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旺盛,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除在孟津至郑州桃花峪间纳入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支流外,再无其它支流汇入,相反干流束约在大堤间,成为海河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径流变化 黄河流经的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虽为第二大河,但水量并不大,年径流量仅480亿立方米,还不及闽 江的水量。干流沿程水量时增时减,颇为独特。
按利津站计算,兰州以上流域面积占利津以上的集水总面积的29.6%,而水量却占72%,是全流域最主要的增水区。兰州以下流过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既少支流汇入,又由于引洪灌溉,耗水甚大,是减水区。
至河口镇附近的头道沟,径流量比兰州站减少了2 3%。从河口镇到花园口段,有汾、渭、径等支流汇入,水量又大增。
花园口到利津这一段因是“地上河”,少支流汇入,渗漏严重。引黄灌溉耗水量大,故水量又逐渐减少。
所以黄河泾流量基本来源于上、中游。黄河水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一般来说,水量多集中在夏秋季,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0-80%。除河套地区至河口镇段秋水大于夏水外,大部分河段夏水都大于秋水。
冬季是整个干流水量最枯季节,仅占全年10%左右。春季水量约占15-18%。
最大水月,一般在河口镇以上为9月,以下均出现在8月。黄河径流量的年内变化比其它河流剧烈, 极端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相当惊人。
据陕县记录,最大流量为22000立方米/秒(1933年8月10日),而最小流量却不及 200立方米/秒,二者相差100多倍。这种状况对径流资源的利用非常不利,在农业生产中矛盾尤为突出。
春季农业需水迫切,黄河却处在低水期,到夏季则洪峰过高,易于泛滥成灾。 黄河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其变差系数一般在0.2-0.3之间,并有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从径流多年变化过程线看,黄河也有丰枯水交替现象,一般 洪水和泥沙 水量不稳定和含沙量特多是黄河为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水量不稳定突出地表现为汛期洪水的暴涨。黄河洪水主要由 夏秋季的暴雨所形成。
黄河流域是我国暴雨较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暴 雨中心在黄河中游的泾、洛、渭河流域,暴雨次数多,强度大(日雨量可超过100毫米以上),雨区大(一般达200平方公里以上),洪水相当剧烈。从全流域看,上游地形平缓,暴雨量小,区内又有不少沼泽 草地和森林调节洪流,洪水涨落速度较平缓。
兰州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不过7500立方米/秒,包头最大流量不过4310立方米/秒,可见上游洪 水对下游影响不大。可是,河口镇以下的中游段是晋陕峡谷,两岸支流流程短,比降大,黄土广布,植被又少,更无湖泊洼地调蓄,一遇强烈暴雨,径流急速入河,洪水猛涨,汾、泾、渭、伊洛诸支流正值 暴雨中心,带着巨暴洪水辐聚而入,使洪量骤增,对下游造成严重威胁。
黄河含沙量为世界各大河之冠。据陕县记录,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公斤/立方米。
黄河的沙量主要来自黄河晋陕段和泾、洛、渭流域,这一区域提供的泥沙量相当于黄河输沙量的90%。其主要原因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