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实力排名 历史朝代的排名
历史朝代的排名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朝代(依次排名)】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 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东 汉 25-220三国 魏 220-265蜀 221-263吴 222-280西 晋 265-316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420十六国 304-439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齐 479-502梁 502-557陈 557-589北 朝 北 魏 386-534东 魏 534-550北 齐 550-577西 魏 535-557北 周 557-581隋 581-618唐 618-907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后 唐 923-936后 晋 936-946后 汉 947-950后 周 951-960十 国 902-979宋 北 宋 960-1127南 宋 1127-1279辽 907-1125西 夏 1032-1227金 1115-1234元 1279-1368明 1368-1644清 1644-1911中华民vv国 1912-1949。
清朝历史清朝历代皇帝排名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 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
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
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 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
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
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
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 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
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
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 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
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
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
古代历史各朝代的顺序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历史上的十大好皇帝??请大家排排名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稳定疆域 汉武帝(刘彻):遵奉儒学、强军治国、北抗匈奴,通西域,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造福后代。
创立科举制度,开始国家人才平民化 唐太宗(世民):稳定疆土,开明政体,重视对外交流,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宋太祖及其后代:开创平民化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当时世界第一贸易国 元忽必烈及其后:吐蕃纳入中华治辖范围,为后来的版图稳定打下基础 明成祖(朱棣):郑和下西洋,开阔了眼界。编撰《永乐大典》开大型辞书先河 清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民族调和政策至关重要,直至今天都值得钦佩!平定边界叛乱、收台湾入版图、纳西藏中央治辖。
雍正整肃吏治可圈可点,乾隆时代完成《四库全书》,功不可没。
中国最强大时期-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 明朝驱除鞑虏,重建皇汉威仪。
兵力之强,历古所无。明朝统一帝国时期,也是历朝最长的。
唐朝不过140年,前汉140年,后汉180年,而大明有240年。胡清只有70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罪恶的蒙古人采取了绝妙的报复手法。 根据蒙元制度,汉人女子的初夜权属于当地的蒙古驻军或官吏。
所以,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勒令许多蒙古人及色目人选择死亡或宫刑。明军攻克云南时,约六万蒙古人净身,这真是为汉人大出了口恶气。
从朱元璋到明成祖,明军十多次扫北,一直攻到捕鱼儿海以北(贝加尔湖),成祖时,更是五次御驾亲征,这在历代皇朝都是空前绝后的。 经过明军六十多年的打击,蒙古帝国在其发源地终于土崩,重新回到前蒙古帝国时代,即部落时期。

长期分裂混战,再也没有统一过。 明朝成宣时代,政府派郑和下西洋,郑和在全球各大洲用汉、泰米尔、***三种文字立碑,其中一句“极天际地,罔不臣妾”六百年后读起来,也令人胆气雄壮。
明朝人自称“大明疆域,远迈汉唐”诚非虚言。明朝时,中国势力达到之处,也超过了号称世界帝国的蒙古帝国。
想想明朝时代,中**队在印度洋如入无人之境。但有叛或不服,明军即实施“斩首行动”,将其君主执送南京政府,由中国政府确定其元首人选。
汉唐也未有这等的魄力。 明朝季年,内乱外患,处处惊心, 中国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在17世纪,经过八十余年的挣扎,最后在满清殖民者及荷兰殖民者的打击下,烟消云散。
。
历史朝代的排名-哪个朝代的历史最精彩
第一:秦 (注:我指的“秦”是从秦孝公~秦二世,即秦崛起~秦灭亡) 1。
结束天下纷争,一统宇内。只此一条就可以排名第一 虽然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总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第一个吃螃蟹统一中国的勇气,气度,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秦国从战国七雄初期的委曲求全到最后以一敌六,一匡天下,一步一个脚印,从秦孝公~秦始皇,历五世,七君主传承接力才完成大业。
从喊出:灭六国,一天下。到最后的成功,是怎样的壮怀激烈。
3。人才战略 秦国是最早把人才列入战略的也是贯彻的最彻底的国家。
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到秦始皇时代李斯的《谏逐客令》。从令秦国一夜崛起的商鞅,到最后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文臣武将,太多太多(商鞅,司马错,范雎,白起,张仪,吕不韦,李斯,王翦,王贲,蒙恬。
。
。
。)哪一个不是彪炳千古的人物。
而且秦国的丞相竟然全是外来户,都是六国人。 比较拥有天下优质人才大半的魏国(商鞅,范雎,张仪竟然都是魏国不得志出来的),拥有当时“最高学府”--稷下学宫,人才最多的齐国,最后竟然一个一个衰落。
不得不叫人感慨深思啊。 4。
变法 最早的魏国李俚、西门豹变法,吴起变法(主要军事变法出名,是时“魏武卒”横行天下),楚国吴起变法(吴起先在魏国干,后来跳槽去的楚国),韩国申不害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国邹忌改革,燕国子之、乐毅改革。 这些变法有的变法者还在世时就夭折了,更多的是变法者一走,变法的茶就凉了。
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彻底的成功了,即使后来商鞅被车裂,变法依旧延续。 5。
武将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秦赵平分。这和他们的边境和匈奴接壤多少有关系,经常和匈奴PK,所以得经验多升级快易出名将,士兵精锐。
但最后廉颇被逼远走他国,李牧被离间尸骨无存,均惨淡收场,英雄无用武之地。再观其他国家,魏有吴起,庞涓,齐有田忌,孙膑,田单,楚有吴起,项燕,燕有乐毅,赵还有赵奢,要么性格有缺陷遭人嫉,要么功高震主遭弹劾,要么受命危难但大势已去,都生不逢时。
主要还是他们身后的主子和朝野没给与他们走狗的支持。 6。
波谲云诡 这是一个计谋百出,智慧真正爆炸的时代。孙膑两次“围魏救人”可以说真正掀起了以智取胜巧计妙谋胜雄兵的兵法时代,也揭开了波谲云诡的计谋时代。
围魏救赵,远交近攻,连横,合纵,离间计(此计是运用做多,最易上手,中计率极高的的一计),火牛阵(还有太多,一时想不起来了)。 战国做过一时无两的强国的先是魏,后是齐,后是赵,但最后走走向了衰落。
秦国弱小时,秦孝公会放了战俘魏国丞相公叔痤以求和平,休养生息,伺机变法强国;秦国强大时,奉行远交近攻,慢慢蚕食周边,绝不愤而以一敌六,自命不凡。 7。
开创了灭国战 8。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应该叫禁锢思想) 9。
统一度量衡。
。
。
10。君主集权,三公九卿,郡县制。
。
。
。一个全新制度的创立时怎样的魄力与远见 11。
二世而止,15载灭亡。这事怎样的灭亡速度。
世界史上灭亡速度最快的帝国。而且是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应。
。
。
。
秦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多太精彩了。 其余排名 第二汉 楚汉之争,文景之治,汉武大帝(雄才大略还是穷兵黩武??),七国之乱,光武中兴,三国(本来要把唐排第二的,但是受《三国演义》加分排名靠前)。
。
。
。 第三唐 贞观之治,四夷来朝(中国古代最昌盛辉煌的时期),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且国家治理很不错,中国历代皇帝超过她的甚少),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盛唐变衰唐),李杜领风骚。
。
。
。 第四明 朱元璋白手起家,靖难之变,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变,严嵩,张居正,明末抗清斗争,东厂,锦衣卫,心学。
。
。
。 第五清 明末清初60年斗争,康乾盛世,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战争,慈禧,丧权辱国。
。
。
。 第六宋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积贫积弱,靖康之耻,岳飞,杨家将,包青天,王安石变法,偏安江南 (中国古代最受人欺负的一个朝代,和中央集权、军事制度有莫大关系;历史上唯一加方位名词的朝代,从北宋被打成南宋,即使有再多的岳飞也没用;前几代君主还有些血气,后面的越来越差) 第七元 如果从铁木真算起,排名可至第四位。
强盛的一时无两,衰落的一泻千里,腐化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