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简介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 编 著: 卷 数: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册 新文丰本第册 三家本第册 道藏提要:编号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5册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简称《升玄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三洞奉道科戒》着录此经十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此经第七卷《中和品》之注疏本。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升玄经》残抄本十八件。此外《无上秘要》、《大道通玄要》等二十余种佛道典籍中,亦保存此经佚文颇多。日本山田俊据之整理编集《稿本升玄经》,恢复原书部分篇卷旧貌。

此经为南北朝道教重要著作。经文乃太上道君与善胜大士、天师张陵及仙人窦子明等相互问答,演说道教理法及升玄内教旨义。每说一段之后,附录偈文一首。其内容颇广泛,涉及入道奉戒,传经授契,讲习经法,积福行善,禳灾解过,求仙长生等各方面,而终归于体道升玄为第一要义。经文称:「此经有多种义,得兼涉众经。而为第一。」作者认为服药炼形、存神诵咒等仙术皆为外教小乘之行,终不能升入无形,与道合德。唯有在内心中思念道法,除情去欲,方为登真之妙诀,入道之要方。故云:「所谓内教者,真一妙术发自内心,行善得道非从外来。」又曰:「然修生养性,制在内固,则邪不得入。邪不得入则真气不动,真气不动则为真人。」所谓体道升玄,其要在辨析真道,认识道体真性超乎有无,不一不异,世间万法皆为伪幻,无一真实。从而守道念真,定心安神,不为世间邪伪所动。经文称:「夫真道者,无不无,有不有,生不生,灭不灭;去不去,来不来;贤不贤,圣不圣;一不一,异不异。能觉两半者,岂不体之乎?」此所谓觉悟两半,即后世道教所说重玄之道。此经对隋唐道教影响甚大。《隋书•经籍志》称隋唐之际道士所讲经书,「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又隋唐道士刘进喜、李仲卿所造《本际经》,亦以《升玄经》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