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全诗是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朝李白《望天门山》全文翻译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朝李白《望天门山》全文翻译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朝李白《望天门山》全文翻译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很赞哦!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