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非得铤而走险 成语: 挺而走险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火烧 2022-05-02 23:18:25 十万个为什么 1185
成语: 挺而走险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成语: 挺而走险 成语简解 编号: 1938成语: 挺而走险注音: ㄊ|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ㄢˇ汉语拼音: tǐ g ér zǒu xiǎ 参考词语: 铤而

成语: 挺而走险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成语: 挺而走险 成语简解 编号: 1938成语: 挺而走险注音: ㄊ|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ㄢˇ汉语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参考词语: 铤而走险释义: 义参「铤而走险」。见「铤而走险」条。Emoji符号: ️2️⃣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挺而走险”对应Emoji表情符号“️2️⃣”,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2️⃣、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2️⃣"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铤而走险」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在春秋时代,晋、楚两国争当诸侯的盟主。据《左传.文公十七年》载,有一次晋国大会诸侯,却不见郑国来参加,因此怀疑郑国对晋有二心。郑国国君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国君说:我国虽小,但三年来多次朝见晋君,以人臣之礼相事,已尽了最大的诚意,但是你们还是怀疑我们的忠诚。现在我们郑国的处境是前头怕,后头也怕;既害怕楚国来攻,又担心晋国来犯,当我们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像被猎人追捕的鹿一样,为了活命,匆忙之间,无法审慎选择庇护之所。如果晋国过分威逼,郑国在穷途末路之余,即使会走上灭亡的下场,也会用全副兵力抗晋,或倒向楚国。后来「铤而走险」就从原文摘出,被用来指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典源: 此处所列为「铤而走险」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文公十七年》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1>;不德,则其鹿也,铤2>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注解〕 (1)则其人也:此指以人臣之礼相事。则,效法。 (2)铤:音ㄊ|ㄥˇ,快速奔走。书证: 01.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挺而走险,何公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02.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一.旧闻.席氏多贤》:「治之为甚难,乱之则甚易。况挺而走险,人之本性也。」 成语接龙

“挺”字开头的成语

挺而走险挺鹿走险

“险”字结尾的成语

铤而走险挺而走险以身试险挺鹿走险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挺而走险”分成的单字详解:

为什么非得铤而走险 成语: 挺而走险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挺, 而, 走, 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