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境的概念 【戒境遍情非情境】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戒境遍情非情境】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 无量戒亦无量、虚空大海戒德高深、戒德瓶,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非情境)萨婆多云,于非众生上,亦得无量戒善功德。如三千世界,下

【戒境遍情非情境】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 无量戒亦无量、虚空大海戒德高深、戒德瓶,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非情境)萨婆多云,于非众生上,亦得无量戒善功德。如三千世界,下尽地际,伤损如尘,皆得其罪;翻恶成善,一一尘处,皆得戒善,乃至一草一叶一华,反罪顺福,皆入戒门。故善生云,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无量,戒亦无量;虚空大海,戒德高深亦复如是。以此文证,理通法界,义须戴仰。(二﹑情境)多论又云,于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上至非想,于一切众生上,可杀不可杀,乃至可欺不可欺,此一一众生,乃至如来,有命之类,以三因缘,一一得戒。又以此推,出家僧尼,及下三众,奉戒德瓶,行遵圣迹,位高人天,良由于此。端拱自守,福德恒流。」,资持记释云:「戒德瓶者,即喻受体。智论云,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以求富贵。天愍此人,乃与一器,名曰德瓶,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以至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众物皆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憍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物。端拱,谓纵不持也。福德即无作。」(事钞记卷一六‧三五‧六)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