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简单历史演变 历史收台湾
历史收台湾
一、历史上,几次收复台湾的时间是什么
8个月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荷兰侵略军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褐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二、请问历史上都有哪些人曾经收复过台湾
1602年沈有容挥师入台歼灭倭寇 南宋孝宗乾道(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派驻舟船水师,警戒台湾、澎湖地区水域陆地,这是我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澎驻军。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于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降旨,设巡检司与澎湖,隶属福建同安府,台、澎地区始有地方行政机构,行使赋税等统治权。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备日本海寇侵袭东南诸省,下令实行海禁,但在军事部署上只防海岸,不守海岛,撤除了设在澎湖的巡检司。
由此导致倭寇趁虚而入,以台湾、澎湖为中转站,频频袭扰沿海城乡。有鉴于此,明神宗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重新在澎湖驻军。
倭寇侵入台湾南海,台湾人民在部落首领带领下,使用弓箭,标枪等原始武器,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然终不敌倭寇的精良火铳,只得退入深山,坚持斗争。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底,大批倭寇在福建海面流动烧杀抢劫,遭明军水师围歼,漏网的残部逃回台湾。镇守浯屿(今金门)的福建都司沈有容,决计趁此胜势追击穷寇,一举将倭寇逐出台湾。
时恰值西北季风,大军扬帆东渡,经澎湖直达台湾西南海岸。明军战船先发制人,施放火箭,多艘战船中箭起火,立时乱了阵脚。
沈有容挥动令旗,高大楼船顺风顺水横冲直撞,势不可挡,全歼了海上倭寇。明军又乘胜追剿陆上的残敌。
在深山坚持关键的台湾义军与明军紧密配合,合力歼灭倭寇的游兵散勇。倭寇头目见大势已去,仓惶下海逃循。
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从国外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时为明朝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春节前夕。 1662年郑成功驱逐红毛收回台湾 17世纪初,号称“海上霸王”的荷兰侵略者(台湾民众蔑称为红毛),开始把魔爪伸向台湾。
先是以经商互市为诱饵,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得到福建地方官允许,在台湾筑城作为贸易场所。继而通过利诱、威胁、武力恫吓等手段。
不断蚕食扩张,最终将整个台湾置于其殖民统治下。 在厦门坚持反清明的郑成功,眼看满清统一大陆已成定局,便将收复台湾的大计付诸 实施,以建立抗清根据地,并解救荷兰统治下的高山族等各族同胞。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3月23日,郑成功率大小战船200余艘,军士2万5千人横渡台湾海峡。船队抵达台湾西部海港鹿耳门,适逢涨潮,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陆,经激烈战争,占领了海边阵地。
台湾城是岛上的第一大城市,又是荷军总督揆一的大本营,城垣高大坚固,配备有西洋大炮。郑成功为避免过多伤亡,下令斩伐竹木,在台湾城四周编树栅栏,并挖掘深壕,将城中与外界隔绝,使敌不战自乱,束手就擒。
揆一狗急跳墙,曾几度突围,但每次都损兵折将,不能前进一步。延至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1月,台湾城中弹尽粮绝,荷军或战死,或饿死、病死,只剩十之二三的兵力。
郑成功审时度势,发起总攻。 揆一为求活命,扯起白旗投降,并于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带领残兵败将滚出台湾。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的台湾,复归中国所有。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不朽功绩,永垂青史! 1683年康熙帝和平统一海峡两岸 台湾初归,百废待兴,郑成功昼夜筹谋复兴大计,不幸积劳成疾,于收复台湾的当年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继任延平郡王位,继续治理台湾,与大陆上的清王朝分庭抗礼。
康熙皇帝一心想统一台湾,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台湾归属朝廷管辖,可给予是相当权位,对所属文武各官,也都量材录用。郑经不允,要求台湾按朝鲜例,作为清朝的属国来朝进贡。
这实际上是台湾独立为国,使中国一分为二,理所当然遭到康熙帝反对:“台湾本属中国版图,又都是中国人,岂可按外国例?” 谈判破裂,战事重开,郑经趁着大陆上“三藩之乱”,反攻福建。康熙帝下令反击,将郑军逐回台湾,并再作和平努力,作坚持原则下的重大让步,即台湾统一后,仍将台湾交于与郑经治理。
郑经固执己见,坚持台湾独立。双方就这样谈谈打打,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郑经去世,他的儿子郑克塽继任王位。此时,康熙帝已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中央集权空前巩固,收复台湾、全国统一已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据此,康熙决定以武力统一台湾,遴选精于海战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6月14日,清军跨海东征。
经过7天激战,先将澎湖攻克,全歼郑军精锐。郑克塽最终采取太傅刘国轩的建议,顺应时势,归顺清廷。
于是派人向施琅请降。施琅立即奏请康熙皇帝定夺。
康熙降旨施琅,接受郑氏请降,又重申了先前的承诺:如能诚心来归,可将前罪尽行赫免,如恩安插,务令所得。 8月11日清军东进至台湾鹿耳门,郑克塽率文武百官,在岸边迎接王师。
与大陆为敌22年的台湾,终于和平统一,成为福建省的一个府。至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始成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最高地方政区。
1945年日本投降,宝岛光复还神州 甲午之战,清政府以失败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一款,是割让台湾给日本。此后,宝岛与祖国分离,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
三、历史上收复台湾的七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的郡主孙权远离中原的残酷争斗,已经开始向海上发展。
公元227年,孙权在东治(今厦门)训练能出远海作战的水师,并建造大型战舰数百艘。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当时的夷州(今台湾省),遭到当时土著蛮荒的轻微抵抗。
由于当时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又有数千将士病亡,两位将军只得率部返回大陆。同时带走土著数千人为以后的更好的了解和治化台湾作好准备。
◇第二次战役 隋朝末时,大臣何蛮极力说服隋炀帝开拓流求(今台湾省)荒蛮之地,公元607年隋炀帝派何蛮和羽骑尉朱宽大将军一起率水师万余人隋朝“五牙”战舰数百艘入海赴流求远征。但战果不大,并遭到土王欢斯的抵抗。
公元609年,隋炀帝又派虎贲郎将陈棱大将军率部万余人开始对台湾东征。隋军从高丰(今广东潮州)出发,先到达一鲲身(今澎湖),再抵台湾西岸中部登陆。
又受到土王欢斯率部阻挡,经数场激战,隋军大获全胜,土王欢斯被斩首。 ◇第三次战役 南宋时期公元1171年,南宋王命泉州(今福建)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建房200余间,并且派数千将士常驻。
次年派水军万余众征伐台湾本岛,在击退土人抵抗后在本岛驻军下来,为解决驻军的给养问题,实行屯垦制度,并委派朝官开牙建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驻军。
◇第四次战役 元朝时期,公元1292年世祖忽必烈派熟悉水战的汉军六千余人战舰三百余艘前往澎湖(今台湾省)招抚当时的土著高山族。元军抵达后遭到当地土人的抵抗,无奈元军人数太少,再加上水土不服,士气低落,终于兵败将倒剩余的汉军只能逃回大陆。
公元1297年,忽必烈再次任命福建平章政事高兴为东征大将军,率汉军水师一万五千余众战船数百艘再次进兵台湾,经过数月的激战终于一举拿下台湾本岛。 ◇第五次战役 明朝时期,倭寇时时搔扰中国东南沿海百年之久。
公元1602年(明万历30年),有部分被明军击溃的倭寇逃至琉球(今台湾省)岛。在明朝抗倭将领沈有容大将军的指挥下,明军在台湾近海一举歼灭大部倭寇,台湾百姓热烈欢迎登陆的明军。
这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为争夺贸易权,于1603年进攻葡萄牙人占据的中国领土澳门,未果后退至南洋。
1622年,荷兰人在第二次进攻澳门不成后,又退踞澎湖。公元1624年,明朝派水军万余众,战舰数百艘进击荷军,荷兰人被痛打至举白旗投降,但惨败的荷军撤到了台湾岛。
由于当时明朝正处在和满清人的战争,所以顾不上台湾的荷兰入侵者。1626年,西班牙人也登上台湾岛,占据北部。
荷兰人向西班牙人进攻,最终于1642年赶走西班牙人,获取了对整个台湾的控制权。 ◇第六次战役 清初明末公元1657年,南明将领郑成功接见了当时从台湾逃回来的何廷斌,此人是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的旧部,在台湾一直充当荷兰翻译。

他的到来主要是说服郑成功东征台湾,当时的台湾已经被汉化了几个世纪了。从公元1622年荷兰国就一直派战舰到台湾进行侦察和武装骚扰,1642年荷兰大举进攻台湾,荷兰人的大军很快就占领了鸡笼(今基隆)、淡水等地,并打走了西班牙人。
荷兰人在台湾实行军事管制,血腥镇压当地居民的反抗。并以台湾为基地沿海劫商掠货,俘获华人为奴。
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台湾人民的愤怒和仇恨。 郑成功和众将领正想建立一块反清复明的根据地,郑成功从何廷斌那得知台湾的状况,决定渡海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
公元1658年郑成功开始为收复台湾做准备,郑军抓紧时间检修战船,探测航道。公元1661年3月23日,郑成功乘侵台荷军兵力薄弱(千余人)及其援军受季风影响难以赴台之机,亲率将士2/5万人、战船数百艘为第一批,在何廷斌和熟悉航路的渔民引导下由金门料罗湾出发。
郑军由澎湖启航,四月初二晨抵荷军疏于防守的鹿耳门港(今台南市安平港北)外。郑成功乘中午满潮,率师通过道纡水浅的北航道,驶入鹿耳门港,令水兵4000抢占北线尾岛,全歼荷军守兵;自率主力通过大海湾,直插禾寮港,在岛上数千同胞接应下上岸。
四月初三,郑成功乘胜扩人战果,集兵1.2万包围赤嵌城,断城内水源。在城周布设火器,对荷军形成军事威慑。
遣送俘获的赤嵌守军头目描难实叮之弟夫妇回城劝降。初四,描难实叮因势穷率众出降,郑成功予以厚待。
在郑成功优俘政策感召下,荷军中黑人士兵亦倒戈降附助战。郑军未到之鸡笼、淡水等地,台湾同胞自动拿起武器驱逐荷军。
台湾城被围困八个月后,第二批郑军登陆。十二月初六,郑成功下令炮轰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发射炮弹两千余发,当晚破城。
龟缩台湾城内的荷军残余六百余人,由于伤残、饥病,几乎丧失战斗力。荷兰殖民评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愿在优惠条件下交出城堡。
十二月十三(1662年2月1日),揆一代代表荷方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回归中国。
◇第七次战役 清朝盛期,康熙大帝对台湾的策略又改为招抚,从此就开始长达十几年的议和谈判,但始终没有结果。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乘郑经病卒、其子郑克。
四、历史上我国什么时间收回过台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西南安平湾,修筑赤嵌楼(今台湾台南)。
后来霸占整个台湾。 1661年-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驱逐荷兰侵略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第二年,清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85年,清设台湾省,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 1895年,甲午战败,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3.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在美国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五、台湾收复历史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六、历史 关于收复台湾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三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等到达夷洲,密切台湾与内地联系。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了流求,密切两岸的经济、文化联系。
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促进台湾 开发。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占台湾予日本,台湾与大陆分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七、历史上的台湾被割让过几次
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 上一篇
如何成为一名会计 我是一名会计专业初学者,听一些老会计讲,作账有许多“技术”,希望大家指点
我是一名会计专业初学者,听一些老会计讲,作账有许多“技术”,希望大家指点 我是一名会计专业初学者,听一些老会计讲,作账有许多“技术”,希望大家指点所谓“技术”是相对的,就像楼上说的来源于对财经法规的掌
- 下一篇
江苏卫视20号节目表 2012年9月8号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以为男嘉宾在最后选择女生的时候唱的一首歌歌词中有 i love you 请教歌名!
2012年9月8号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以为男嘉宾在最后选择女生的时候唱的一首歌歌词中有 i love you 请教歌名 2012年9月8号晚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以为男嘉宾在最后选择女生的时候唱的一首歌歌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