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后面一个皇帝 大臣:陛下的才能远超汉高祖!皇帝:一派胡言,我跟汉高祖没法比
大臣:陛下的才能远超汉高祖!皇帝:一派胡言,我跟汉高祖没法比
赞美之言让人神清气爽,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被别人夸奖,此乃人性使然,古代帝王也是如此。且看千古一帝秦始皇,他为人相当自信,称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无可否认,秦始皇有骄傲自信的资本。俗话说,人要有自知之明,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面对鲜花和掌声,不可迷失自我,后赵建立者石勒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
石勒是羯族人,在他出生时,西晋建立不足十年,奈何司马懿的子孙一个比如一个,北方十六国趁机崛起。石勒十几岁时,跟随亲戚到洛阳做生意,精通相术的大臣王衍去逛街,在人群中看了石勒一眼,转身对手下说:“那位少年相貌奇特,未来会成为朝廷心腹大患,你们把他除掉。”(《晋书》: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

由于街上行人太多,加上石勒运气好,没有被王衍派来的人抓住。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石勒接下来十余年的人生,可以用惨不忍睹形容,最落魄时被人抓去做奴隶,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要多悲惨有多悲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凭借出色的骑射本领,石勒投奔到自称汉王的刘元海帐下。
十几年后,石勒摇身变成前赵朝廷重臣,担任大将军一职,并加九锡,绝对是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这并非他人生最辉煌时刻。手握实权的石勒,岂能甘心做臣子,他始终觊觎皇位,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暂且选择忍耐,并于公元319年建立后赵,不过此时石勒仍旧为大将军,11年之后才登上皇帝的宝座。
石勒绝非庸才,在位期间重用贤能之士,继续四处征伐,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政权,自然对东晋有极大威胁,王衍当年的预言应验。咱们现在经常吃的黄瓜,其实东晋之前并不叫黄瓜,而被“胡瓜”,因为它是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的,为何胡瓜改名为黄瓜呢?这与石勒有关。
石勒本身就是胡人,但他非常忌讳别人这样称呼他,甚至不许大臣在他面前提到“胡”这个字,胆敢违背者杀立斩不饶。有一天,大臣樊坦匆匆忙忙地入朝拜见石勒,一不小心张口说出胡人二字,吓得赶紧跪地求饶,幸亏石勒心情不错,其樊坦平时忠心耿耿,就没有追究此事。
不追究不代表忘记,石勒让樊坦留在宫中吃饭,刚好上了一盘胡瓜,石勒笑着对樊坦说:“爱卿啊,你可知此物何名?”樊坦如坐针毡,如果直接说是“胡瓜”,脑袋分分钟搬家,思索片刻后答道:“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对樊坦的回答十分满意,从此胡瓜才被称作黄瓜。
有一次上早朝,石勒突发奇想,看着满朝文武问道:“你们觉得,我跟汉高祖、曹操等人相比,谁更厉害一些?”其中一位大臣为讨皇帝开心,斩钉截铁地说:“陛下的才能远超汉高祖,曹操更是不值一提。”石勒却怒斥道:“一派胡言,我跟汉高祖没法比,即使遇到光武帝,我都不一定比得上。”(《晋书·石勒载记下》: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可见石勒挺有自知之明,还发明了成语“鹿死谁手”。
参考资料:《晋书·载记第四》《晋书·石勒载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