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百字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火烧 2021-05-23 11:45:56 1066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日晚上8点,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先辈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9月1日晚上8点,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围绕“长征精神”,为我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 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节目主持人撒贝宁、董卿、何炅将带领同学们一起聆听长征故事,学习长征精神,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寻找长征与当下的结合点,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 在第一个篇章《信念不移》中,撒贝宁以《三棵柳树》的感人故事作为开场白,也为整节课的“致敬长征”主题定下基调。第二个篇章《勇往直前》的主持人何炅,则邀请“独臂将军”贺炳炎之子,讲述这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董卿接棒第三个篇章《百折不挠》,对话将军的后人们,讲述了许多红军百折不挠的故事。第四篇章《坚持不懈》,撒贝宁将提出“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长征精神”的思考。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还邀请了多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平均年龄都超过百岁。在革命岁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长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长征精神。
每一位讲述故事的老红军,步履蹒跚、在亲属搀扶下上台给童鞋们讲述长征旅途中的那些伟大事迹,和那些包裹在苍老背影里百折不挠的强大信念。
节目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全场人员起立一同唱响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至顶端,开启长征精神的传承仪式。
看完节目后,我打心眼里敬佩那些红军爷爷:我们走了半个小时就叫苦不迭,他们走了八年也没有一个人喊累;我们穿着防晒衣喝着冰水,他们穿着磨破的军装嚼着草根。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报效祖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百字 201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2016红军征胜利80周9月1晚8点我爸爸妈妈观看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型公益节目《第课》节目先辈旗帜主题围绕征精神我讲述红军征路故事 节目信念移、勇往直前、百折挠、坚持懈四节课节目主持撒贝宁、董卿、何炅带领同起聆听征故事习征精神展现征精神同寻找征与结合点给青少价值观启迪引导 第篇章《信念移》撒贝宁《三棵柳树》故事作场白整节课致敬征主题定基调第二篇章《勇往直前》主持何炅则邀请独臂军贺炳炎讲述位传奇英雄故事 董卿接棒第三篇章《百折挠》军讲述许红军百折挠故事第四篇章《坚持懈》撒贝宁提新代我应该传承征精神思考 今《第课》邀请位经历征红军平均龄都超百岁革命岁月用自双脚踏征路用自意志谱写征精神
每位讲述故事红军步履蹒跚、亲属搀扶台给童鞋讲述征旅途些伟事迹些包裹苍背影百折挠强信念
节目让我全场员起立同唱响歌注目五星红旗徐徐升至顶端启征精神传承仪式
看完节目我打眼敬佩些红军爷爷:我走半叫苦迭走八没喊累;我穿着防晒衣喝着冰水穿着磨破军装嚼着草根所我更要珍惜现尽我力量报效祖!

9月4号我们全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第一课是爱国, 第二课是勇敢,第三课是团结 ,第四课是自强。
让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课吧,第一课讲的是爱国,说的是我们的革命先烈,赵一曼和左权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育着他们的儿女,也教育着我们。战争年代里,爱国就是为祖国和同胞奉献自己的一切。今天,我们要把国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它,建设它,这就是爱国!
第二课讲的是勇敢,用王二小和约翰拉贝,在战争中不拍牺牲的奉献精神。今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能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第三课团结,战争中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才能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也要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团结一致,为三年二班,加油!
第四课自强,我们的国家,只有自强,才能不被欺负。今天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强,我们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天才明白,我们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做一个自强,勇敢的爱国孩子!

开学第一课2016观后感500字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gcdzg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离开了彼岸的春暖花开,溪水带着年轻不羁的梦想,试图穿越河流,穿越城市,直至一望无际的海洋,有了涌动,才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与生活无异。看了《林中小溪》,有一些琐碎的感触,关于勇气,关于生命……欢乐一条冰冷的溪流,却带着火般灿烂的情感在向着甬道急速延伸下去,欢欢喜喜地流淌,因为它知道,自己的生活有了价值,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玲珑的水纹在大片地散开,是溪水最清澈的容颜在微笑,这是对生命的热情。勇气也许是我们太过粗心,一直只关注于万流归洋的雄浑,却不知每条小溪都是经过了无数阻隔,才汇于一体,泻入大海的。《林中小溪》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艰险的旅程:树横于溪中,一部分流水被拒于树前,可是,水不会至此而止的,它的目标是万里海洋,又怎么会屈服于一颗残木。于是水化至柔,无声无息地从缝隙中淌去。正如文中所言:“有障碍,才有生活。”水并没有对这路中不期而遇的阻碍抱怨什么,这不正是它要的挑战吗?于是看见,溪流中央那宛若透明的心脏在激烈地颤抖,像是一锅半开的水,冒着气泡,蕴腾着似烫非烫的勇气。生命溪流的生命是什么?从源泉出发到海洋而止。人的生命是什么?是从生到死的一次无法后退的路径。太过顺流的水无可看之处,太过流畅的人生无可恋之处。所以生命中,多一些曲折,才会有所珍惜。这就是从《林中小溪》中看到的,如同倒影,昭示了我的整个人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英雄不朽
当年他们浴血奋战,现在他们已是耄耋老人,老兵!应该得到我们最高敬意!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今年的第一课上,上至九十多岁的抗战老兵和老艺术家,下至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他们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与学生们共同缅怀这段历史。本届节目主题“英雄不朽”。将分为“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四个篇章。
爱国
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兵。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也已86岁高龄。尽管年事已高,老人们依然坚持站着介绍自己,一如军人的作风。
如果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的亲恳声音,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真是太快乐了。”这是抗战期间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给家人写的最后一封家书。太北是他心爱的女儿。
在《开学第一课》上,已经75岁的左太北扶着助行器走上舞台,坚持站着讲述爸爸的故事。父亲牺牲时,再过几天就是左太北2岁的生日。她从小在保育院和学校里过着集体生活,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对她说都只是别人口中的英雄。
直到左太北40岁的一天,她接到妈妈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是爸爸写的11封家书。左太北一口气读完,她泪流满面。“原来他不是一个只知道上阵打仗的人,其实非常想念我们”。左太北的故事让现场全体学生和家长都起立为老人鼓掌。
勇敢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几乎所有人都会唱。儿童团里勇敢的王二小,只有13岁,在敌人扫荡中他把敌人引到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却被敌人残忍杀害。专题阅读: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
在第一课现场,王二小原型儿时的小伙伴史林山成为那段历史的讲述人。当年的少年,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平山县南滚龙沟村的史
林山用浓浓的乡音唱起了当年八路军叔叔教他的童谣:“太行山上的月光,养育着破村庄,敌人来了奸淫烧杀他一心要抢光……可怜我的爹妈死得那样惨,哭也没有用啊,喊天也枉然,只有大家组织起来打败日本保卫祖国才能有家乡。”
他告诉学生们,儿童团团长闫福华就是王二小的原型。闫福华小名叫二小,他一直叫闫福华二哥。有一天,他和二哥正在放牛,突然发现敌人来了。闫福 华当即决定让史林山回去送信,自己去引开敌人。史林山说,等他送信回来,却发现敌人用刺刀抵在二小身后,二小领着日军转了几个山头后将之带到一个包围圈里 的悬崖边,突然抱住一个日军欲与其同归于尽时,被另一日军用刺刀刺进胸膛挑下山崖。
史林山说,他能活到今天,是因为二小将生的机会留给了他。
团结
孙九宏是新四军盐阜独立团三营的战士,在部队担任医护兵卫生员。他说,一天正准备吃晚饭时部队突然紧急集合,原来是一架美国的飞机坠毁,坠落地距离鬼子的据点只有五里地,孙九宏和战友要抢在敌人之前把跳伞的飞行员救走。
孙九宏说,他虽是卫生员,却只有一小瓶红药水。当晚的战斗打得很激烈,炊事员被子弹给打中了,他只能把红药水倒在他的伤口上,让战友抬下去。营 救美国飞行员的战斗一直打到天黑。战斗中,身后突然传来“轰轰”的爆炸声,让敌人以为新四军有大炮,立即撤回据点。孙九宏说,战友们将飞行员顺利救走后, 几个懂技术的战友将飞机拆了,又用炸弹把飞机炸了。日本人以为新四军有大炮,也就更不敢出来了。
孙九宏说,在那场战争中,死伤了一百四五十名战友。有趣的是,任务结束后,很多人把飞机破碎的钢板抱走,年事已高的孙九宏略带调皮地说,自己也 抱来一块钢板,回去找了一个铁匠,让他用钢板帮忙做了一副碗筷。“就这样,我们打了个胜仗,我也有了吃饭的家伙”。讲到这里,全场的孩子都笑了起来。
团结
王伯惠今年93岁,他在战火中读过书,也在学业中打过仗。王伯惠12岁初中毕业,16岁进入西南联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用现在的话说,也是一个十足的学霸。专题阅读: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
当时,抗战进入了第七年,昆明靠近缅甸,中国沿海一带已被日军占领,国际军援物资运输完全依靠滇缅公路,这是唯一的国际通道。王伯惠说,当时同学们都想上前线。1944年,政府征调大学生从军当翻译,王伯惠便与战友们进入中国驻印军新38师,担任工兵和翻译官。
王伯惠告诫同学们,只有每个年轻人都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阵打仗则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与同学们唱起“毕业歌”。他说,老人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我们把国家交给你们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强。
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开学第一课500字观后感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地在变化,不停地从幻想变成现实。
看完第一节课的完玛草姐姐与她同伴跳得舞蹈,我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课间操时,我本以为他们搭不成“爱心长城”,但“明星队”的小姐姐们成功了,后面的小朋友们也成功了。只要大家有同一个梦想,齐心协力,一定实现共同的愿望!
我好佩服刘伟哥哥,他居然能用脚弹钢琴,在他的演奏中,我听出来了一个错音,但他用脚能演奏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更别说十全十美了。想想自己,我学了四年钢琴,我用修长的手指不踩延音踏板弹不出柔美的音色,而他却用粗短的脚指弹出了悠美地旋律,多么令人感动呀!梦想是用坚持的信念和刻苦地努力才能实现的!
才仁旦周是玉树地震最小的志愿者,他长大后想当一名军医,同时实现当军人和医生的两个梦想。他用自己的乐感和爱心努力地向自己的梦想一点点靠拢。
我也有很多梦想,我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让知识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想当一名医生,让人类向病魔说再见;我想当一名钢琴家,让音乐在城市间飘扬;我想当一名作家,让文学走向世界;我想当一名清洁工,让地球更加美好;但我更想当一名和平使者,分享快乐,分享爱,分享梦想!为了自己所有的梦想,我从现在开始要认真努力地学习,快乐自信地生活!我的梦,中国梦,让我们牵起手来,迎接新的一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