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什么国 除了日本以外,這個小國也稱我國為「支那」,直到6年前才改稱中國

火烧 2022-11-30 13:58:51 1062
除了日本以外,這個小國也稱我國為「支那」,直到6年前才改稱中國 日本作為與我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在歷史上與我們國家的交流很頻繁。起初,日本島上林立著許多小國家,為了搶佔資源,爭奪霸主地位,各個小國家之間

除了日本以外,這個小國也稱我國為「支那」,直到6年前才改稱中國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什么国 除了日本以外,這個小國也稱我國為「支那」,直到6年前才改稱中國
日本作為與我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在歷史上與我們國家的交流很頻繁。起初,日本島上林立著許多小國家,為了搶佔資源,爭奪霸主地位,各個小國家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在我國的漢朝時期,其中一個小國家派遣使者來到大漢,拜見當時的中國皇帝。中國人自然展現了我大國風範,不僅賞賜了使者豐厚的禮物,還賜予其國名。
因為使者身材矮小,我國便賜其國民為「倭」,也就是矮小的意思。後來這個小國家征服了其他小國,島上最後僅剩了這一個國家。因此,日本也被我國稱為「倭國」,日本人當時面臨著生存危機,很多漁民來到中國尋求發展,那些從日本來到中國作為奴隸的人,就被稱為「倭奴」。
隋朝時期,日本與中國交流日漸豐富,了解了中國文化之後,發現「倭」不是好詞。他們希望改名,但是隋文帝沒有同意。到了武則天時期,日本使者再一次提出,想要以「太陽升起的地方」為國名,因此叫做「日本」,武皇同意了,所以日本這個名稱沿用至今。
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中國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滿清政府閉關鎖國,不思進取,而日本則在西方列強的逼迫下不得不進行變革,繼而國內經濟得到大力發展,相比之下,舊日的小弟開始欺負大哥,日本開始不再敬重中國為「天朝上國」,而是用「支那」來代指中國。
「支那」這個詞原本並無貶義,它起源於印度,是印度古代對於「秦」的音譯。可是後來,想要侵佔中國的日本蔑視中國,「支那」一詞就此成為了一個貶義詞,是侵略者對我國的蔑稱。不過,隨著歷史的推移,日本作為無恥的侵略者,早就被中華兒女趕出了我們的祖國。
但是,日本民間很多情況下依然改變對中國的稱呼。一直到朝鮮戰爭之後,日本才看清楚了中國的實力。崇尚強者的日本再也不敢使用那樣的蔑稱,因而改變了對中國的稱呼,改成了國際通用的「中國」。
但是,在日本戰敗投降之後,仍然有一個國家堅持用「支那」來稱呼新中國,這個國家就是印尼。印尼最終改變對中國的稱呼,將「支那」改成「中華」,是在2014年的3月份。為什麼這個國家會堅持用「支那」來稱呼中國?這個變革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呢?
自從日軍侵略中國開始,「支那」一詞就被明顯地冠以惡意,再也沒有了中性的性質。所以,日本侵略者被趕跑之後,國際上的其他國家大都立即使用「中國」來稱呼我國,再也不使用原來的蔑稱。可是印尼這個國家,卻是非常特殊。
印尼使用「支那」稱呼我國,是在蘇哈托執政時期。在那之前,中國一直被他們稱為「中國」或者是「中華」。然而1965年,印尼卻發生了「九三零大屠殺」,駭人聽聞。其過程是這樣的。那年的9月30號晚上,蘇加諾總統的部下翁東中校等人包圍了7名高級將領的府宅,其中6人當場被打死,只有1人逃脫。
次日下午,蘇哈托發動反攻並取勝,之後他指責說,印尼此次政變的背後有中國支持。隨後,在印尼發生了一場針對印尼華僑和印尼共的大屠殺。然而事件發生之後的調查聲稱,並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參與了印尼政變。這次事件之後,中國便被印尼官方稱為「支那」。隨後,印尼官方通訊社、電台、報刊等紛紛以「支那」稱呼中國。
對此,中國政府立即反擊,強調這是帝國主義侮辱中國人民的用語,指責印尼政府的行為。自那之後,兩國衝突不斷。1967年3月,印尼在邀請中國大使的請柬上將寫著」中華民國」,遭到我大使館抗議之後,又改成「支那人民共和國」。我大使館表示嚴重抗議,並指責其「荒謬之極,極其愚蠢」。
隨著我國的發展日漸強盛,印尼逐漸改變了態度。1990年印尼主動與我國和解,一些印尼領導人恢復了「中國」這個稱呼。到2014年3月,印尼總統蘇西洛正式廢除了「支那」這個蔑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