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拯真的铁面无私吗 历史上是否真有包拯这个人
历史上是否真有包拯这个人
历史上真有包拯这个人。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
天圣朝进士。
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
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扩展资料: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死后葬于包拯墓。
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
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
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
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拯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
包拯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
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拯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1973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拯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拯墓葬中出土了包拯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
198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
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包拯
- 上一篇
已知四个有理数abxy 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结果是24,用两种不同的算式。
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结果是24,用两种不同的算式。 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结果是24,用两
- 下一篇
酬王处士九日阅读答案 经王处士原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经王处士原居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经王处士原居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旧宅谁相近,唯僧近竹关。庭闲云满井,窗晓雪通山。来客半留宿,借书多寄还。明时未中岁,莫便一生闲。《经王处士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