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中新世犬熊属新种

火烧 2021-07-20 08:11:02 105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春晓博士展示介绍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春晓博士展示介绍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展示的该所江左其杲博士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该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展示的该所江左其杲博士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的占祥犬熊化石。该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3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春晓博士介绍远古时期犬熊属3次从欧洲迁徙到亚洲的路线示意图。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根据产自宁夏同心地区野狐狸圈子沟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中新世(2300万-530万年前)时期犬熊属的一个新种,以古生物学家邱占祥院士名字命名为占祥犬熊。研究团队还通过进一步研究考证,证明在中新世时期,欧亚之间存在多次生物交流事件,犬熊属从欧洲迁徙到亚洲至少发生过3次。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论文,最近已获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