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揭竿而起人物 在宋朝揭竿而起很容易,但要想成功有多難?慕容復就是最好的案例
在宋朝揭竿而起很容易,但要想成功有多難?慕容復就是最好的案例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讓一直在熒屏上不溫不火的宋朝,成了當下最受人關注的封建王朝。一開場,觀眾就反應節奏較慢 ,這樣慢條斯理的演繹,彷彿讓
在宋朝揭竿而起很容易,但要想成功有多難?慕容復就是最好的案例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讓一直在熒屏上不溫不火的宋朝,成了當下最受人關注的封建王朝。一開場,觀眾就反應節奏較慢 ,這樣慢條斯理的演繹,彷彿讓我們看到了宋仁宗統治時期最富裕最祥和的時代。
可是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在金庸筆下的《天龍八部》當中,慕容復父子倆卻不停地想要復興大燕國,之後還煞有介事的發動了起義。
可是,最後為什麼慕容復父子的起義煙消雲散,沒有任何下文了呢?富裕到被遼軍不斷惦記的宋朝,當時國內真的那麼祥和安定嗎?
圖片:慕容復劇照
一、宋朝起義多如牛毛
據歷史記載,宋朝存活的一百多年期間,全國大大小小的起義居然有230起,還有一種說法是433起,幾乎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起義爆發。
如此高的頻率,在當時崇尚文風的宋朝真的是很奇葩的一筆,從中也可看出,宋朝的管理制度自上而下還是存在很大的偏差,百姓生活並沒有像記載當中那樣歌舞昇平,一片其樂融融。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起義爆發呢?其實,這些都和當時宋朝採用的一些政策有著密切關係。
圖片:爆發起義劇照
1、宋朝崇尚文官,不注重武官
宋太祖趙匡胤當初當上皇帝,就是自己發動宮變黃袍加身,奪取了柴榮後人的天下,而這一切就源於他有實際的兵權。當自己坐上皇帝寶座之後,趙匡胤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奪權。
奪的就是自己原先同生共死的武將的大權,這就是有名的「杯酒釋兵權」,雖然這個辦法確實讓趙匡胤避免重蹈自己覆轍的可能性,但是接下來的矛盾就日益明顯。
圖片: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劇照
有了兵權之後,趙匡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是大力發展文官,所以我們在《清平樂》上看到,梁婆婆的兒子即便累到吐血也要參加科舉考試,在當時是很常見的。
一介書生,雖然對四書五經有著透徹的了解,之乎者也講起來頭頭是道,但是說到用兵打仗,這些書生只能紙上談兵,對於當時宋朝抵禦外族入侵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所以,宋朝才會在遼軍的逼迫下,一再簽訂不平等的協議。這些協議從根本上說,就是犧牲了宋朝百姓巨大利益換來的,最後民不聊生,起義也就再所難免了。
圖片:梁婆婆的兒子劇照
2、土地私有制不明確
土地私有是每個朝代都存在的狀況,但是在宋朝,朝廷卻沒有條例對土地劃分進行一個明文規定,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土地被集中在少數人手上。
宋朝中後期的苛捐雜稅其實是比較繁重的,土地擁有的數量多,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他們要交的賦稅更重,甚至還有地主因為交不起稅收,求著原先賤賣土地給自己的農民、佃戶,將這些土地再領回去。
很多地主在當時就因為賦稅而宣告破產,而能夠支持下來的地主,也是通過加大對農民剝削,剋扣農民的收入來保證賦稅來源,保住自己的土地。
農民沒有土地,卻還要日日勤勤懇懇的辛勞工作,可是最後連飽腹都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發生農民起義就是必然的。
圖片:農民勤懇種地劇照
3、抑制商業還是存在的
雖然宋朝在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的主持下進行了變革,商業在宋朝也得到了肯定的發展,但是在宋仁宗時期,商人的地位依然還是非常低下。
在電視劇《清平樂》當中,宋仁宗和韓琦之間的一段對話就能看出來,當時宋仁宗要去找會製作蜜餞的梁婆婆,但是梁婆婆正在被潑皮無奈威脅,原來他們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無法將蜜餞送到指定的集市上去售賣,但在自家門口兜售卻是違法的。
這些躲藏在衚衕巷子中的小混混就和當地官員結合,專門抓這些在家做生意的人家,讓他們交保護費,這樣才能混得一口飯吃。可是這些小商販的收入已經很少了,要是再被刮一層,幾乎就無生存的可能了。
在溫飽線掙扎的小商販,在宋朝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數量的,他們最終被逼得沒有辦法,才起義求得生機。
圖片:韓琦在梁婆婆的家門口劇照
二、為何宋朝沒有被起義搞垮?
以上三種情況,導致了宋朝在每年都要迎來一次百姓的起義造反,可宋朝最後卻不是因為內亂而滅亡,這就讓人們很是驚訝了。
畢竟如此頻繁的起義,都需要朝廷出面鎮壓,百姓和朝廷的關係可以說異常僵化,但是為什麼宋朝並不是被起義軍搞垮的呢?
圖片:百姓起義造反劇照
1、朝廷招安
《水滸傳》中,宋江最後帶著大部分的好漢被招安了,雖然他們並沒有迎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但是至少沒有再淪為草寇。招安,就是宋朝當時鎮壓起義最經常使用的一招。
不得不說,宋朝還是非常理解百姓心聲,這些起義的人都是因為吃不飽才鬧起來的,如果能夠提供足夠的糧食,或者還算誘人的條件,這些人難道還會繼續顛沛流離和朝廷對抗嗎?答案顯而易見。
因此,宋朝的起義如果是稍微有些規模的,在短時間內,朝廷總會想出各種辦法來進行招安。
圖片:宋江接受招安劇照
2、朝廷鎮壓
宋朝什麼最多?士兵最多!雖然趙匡胤不願意讓兵權落入旁人之手,但是對於士兵的數量他從來沒有放鬆過,這也延續給了宋朝每一任皇帝。
宋朝皇帝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囤兵」,大規模的招募士兵,朝廷收入的六分之五居然都是用來養兵。這些士兵都是養在皇宮不遠的地方,只要皇帝一聲令下,就能將皇城團團圍住。
這些士兵的俸祿可不低,即便是一個普通的最低級士兵,他的俸祿都能讓一家吃飽穿暖,因此,當時宋朝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人蔘軍。這些士兵抵禦外敵是脆弱不堪的,但如果用來鎮壓起義軍、對付泥腿子,那就是輕而易舉。
圖片:宋朝皇帝囤的兵劇照
3、起義是局部形成的
宋朝農民起義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部分都是一些地方上形成的小打小鬧,並沒有擴大影響,朝廷鎮壓更加容易。所以,雖然宋朝的農民起義數量真的不少,但是卻還能夠堅持更換那麼多皇帝,一直到被遼軍滅亡。
所以說慕容父子光復大燕國的大業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了了之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很赞哦!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