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谈谈超级高铁

火烧 2021-12-10 06:16:25 1048
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真的能实现吗?这种超级高铁的新闻,时不时的要出来一下,而且总是会在网上引起争论。 这个问题总是吵来吵去的原因在于,参与讨论的人大多给这个问题附加了一些隐含条件,而每个人的隐含条件又往往是不同的,所以就吵起来了。如果把

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真的能实现吗?这种超级高铁的新闻,时不时的要出来一下,而且总是会在网上引起争论。

这个问题总是吵来吵去的原因在于,参与讨论的人大多给这个问题附加了一些隐含条件,而每个人的隐含条件又往往是不同的,所以就吵起来了。如果把隐含条件明确地列出来,谁都能得到合理的答案,也就没什么可吵的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看几个数字。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空气里的声速是每秒钟300多米,折合成时速大概是每小时1100公里。时速1500公里,听起来很可怕,其实也不过是1.4倍声速而已。

那么,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真的能实现吗?现在,我们逐层递进地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目标只是时速1500公里的载人运输工具,那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已经实现了。空间站绕着地球转,里面坐着宇航员,速度接近每秒钟8公里,25倍的声速,妥妥的。超声速战斗机(美国的F22,我国的歼-20)虽然慢一些,但是2倍声速也是轻松的。当年的协和式飞机就是商用的,连接欧美、飞跃大西洋,也是2倍声速。

具体到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要求不是在天上飞的,而是在地上跑的。现在还做不到,但是技术上完全可行的。阻碍高铁跑得快的因素无外乎两个,空气的阻力和轨道的阻力。空气的阻力依赖于运动速度,而且声速是个坎儿,接近声速的时候,空气阻力会急剧增大(所谓的“声障”)。解决的办法是修个大管子,把绝大部分空气抽走,阻力自然就小多了。轨道的阻力来自于轨道和轮子的接触,想办法把高铁抬起来,减少轮子和轨道接触,阻力自然也就小多了。几千公里的密封管道,早就可以做了,运送石油的管线就是一个例子,现在无外乎做得更粗一些就是了;磁悬浮也已经实现了,上海就有一条机场快线,现在只要做得更好一些就行了。这些都可以做到的——只要你不计成本就行了。

所以说,如果不考虑成本,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是,干事情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新闻里说的这个中国超级高铁计划,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件事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你说瞎扯淡,这么大的筒子怎么做得出来,那不贵死了?对了,这就揭示了这个问题的一个隐含条件了,也就是成本问题,经济上划算不划算。直径4.2米、长140米的特制管道,利用高温超导材料达到超导和磁悬浮效果,达到时速1500公里,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技术上关键看有多少资源可用。通俗点说,就是有多少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是需要几千万呢,还是几个亿?也许更多呢?我们大家也不知道,所以才要试一试嘛。

据新闻说,现在这个测试车悬浮高度10毫米,承重200公斤,时速最高可达400公里/小时。距离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的目标,无论时速还是承重都还差得远呢。怎么办呢?当然也只能是试一试了,不试试谁也不知道结果呀。至于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多少钱,还需要多少时间,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才要试一试啊。

就算这个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测试成功了,距离真正大规模使用也还远着呢。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跑得这么快的列车,气压这么低的管子,万一出点纰漏,可不仅仅是车毁人亡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肯定也是考虑到了的。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的都能搞出来,这些问题肯定会考虑的,关键还是要有钱,有时间,而且肯定是要试一试的了,不试试谁也不知道结果呀。

 这种事情只能是边干边瞧了,谁也不可能事先就断定成败。历史上正反面的例子都有。就说那个协和式飞机吧,事先支持的人也很多,结果是运行了几十年,才发现得不偿失。而我国的高铁,事先反对的人也很多,也出过事故,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运营,才确定它真是个好东西。

这种管道式高铁,如果不坐人,就会容易得多。但是,好像没有什么货物价值这么高,非得要管道式高铁不行。如果必须做人,对安全的要求就会很高,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更多,相应的成本就会更高,研发的时间也会更长。

简单地说,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造是肯定能造出来的,但是能不能用,特别是能不能安全而又经济地广泛使用,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这个问题,如果不试一试,谁也不可能知道究竟是不是可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