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野 二野的九個軍長,八個在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為何他只是大校?
二野的九個軍長,八個在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為何他只是大校? 第二野戰軍是於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戰軍改編而成的,當時中原野戰軍原先的七個縱隊與部分軍區部隊一起,改編形成了第二野戰軍的九個軍。第二野
二野的九個軍長,八個在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為何他只是大校?

第二野戰軍是於1949年2月由中原野戰軍改編而成的,當時中原野戰軍原先的七個縱隊與部分軍區部隊一起,改編形成了第二野戰軍的九個軍。第二野戰軍成立之後,很快發起了渡江南下作戰並轉戰大西南,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當時,擔任第二野戰軍九個軍的軍長,後來在1955年都參加了軍隊系統授軍銜,有八位軍長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有一位軍長因為情況特殊只被授予了大校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在第二野戰軍改編成立的時候,其戰鬥序列的九個軍分別隸屬於第三兵團、第四兵團、第五兵團三個兵團,具體情況是第三兵團由第10軍、第11軍和第12軍組成,第四兵團由第13軍、第14軍和第15軍組成,第五兵團由第16軍、第17軍和第18軍組成。當時,在擔任以上九個軍的軍長之中,一共有八位軍長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分別是第10軍軍長杜義德、第11軍軍長曾紹山、第12軍軍長王近山、第13軍軍長周希漢、第14軍軍長李成芳、第15軍軍長秦基偉、第17軍軍長王秉璋、第18軍軍長張國華。
而第16軍軍長尹先炳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僅僅被授予了大校軍銜。從當時授軍銜的總體情況來看,如果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軍長,軍銜至少也是將軍級別,那麼第16軍軍長尹先炳為何只被授予了大校軍銜呢?尹先炳是湖北漢川人,參加過鄂豫皖革命鬥爭和紅軍長征,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擔任過八路軍第129師新編第11旅旅長、太行軍區第1分區司令員、冀魯豫軍區湖西分區司令員等職務,率領部隊在敵後抗日戰場上立下了不少的戰功,逐漸成長為我軍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尹先炳繼續在中原地區工作,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第2旅旅長、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副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第16軍軍長等重要職務,先後參加過定陶戰役、豫北戰役、魯西南戰役、進軍大別山系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以及解放大西南系列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之後,尹先炳曾經擔任過貴州軍區副司令員,不久又出任志願軍第16軍軍長,率領部隊開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可以說,尹先炳的軍事生涯幾乎是打滿了全場,經歷了每個重要軍事鬥爭時期。
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尹先炳和大多數軍長一樣,最初被擬授予為中將軍銜,可以由於個人的生活作風問題,尹先炳受到了組織的處罰,在授軍銜的時候連降兩級,最終僅僅被授予了大校軍銜。由此,尹先炳也成為了眾多軍長中軍銜最低的一個人,而且後來擔任的職務都是副職。到了1983年年初,組織準備任命尹先炳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可是由於尹先炳的老領導楊勇(曾擔任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司令員)病逝,尹先炳悲傷過度突患重病,不久也遺憾地離開了人世,年僅68歲。
很赞哦!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