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一二九师师长是谁 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為什麼115師發展的最好
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為什麼115師發展的最好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因為有了歷史的存在,我們才會慎言慎行,才會發奮圖強,才會想要幹一番大事業出來,然後可以被自己的子孫後代所惦記,最終達到名垂千古的巨集願。我們的世界自人類開天闢地以後,每個國家的興衰早已經被歷史記載了,不然,又怎麼會有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驕傲成績?又有世界全球通史的文明傑作?對吧,這一切得歸功於歷史。何謂歷史,就是對過去人們發生的事情真實的記錄下來,特別是一下優秀偉大人物以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讓我們世世代代的後人都耳熟能詳,因為只有學習歷史,珍惜歷史,我們才能夠牢記歷史,銘記歷史,銘記一些血的教訓,少有彎路。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一些大人物和大事件吧。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中共軍隊改編為八路軍時,下屬115、120、129三個師,當時3個師人數都差不多,實力也是比較接近(115師稍強)。戰績方面:殲敵超過1000以上2次戰鬥--平型關關大捷、廣陽大捷都是bl115師率先打的。
敵後根據地建設方面,羅陳等人的山東軍區,聶的晉察冀都是發展名列前茅的,其餘120師129師特別是賀的120師幾乎沒什麼發展.129師相比林羅聶的115師也差的很遠,將領培養方面115師更是人才濟濟
八路軍115師下轄343旅、344旅及師直獨立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共約為15000人。改編即日便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工兵、輜重營留守陝甘寧。
9月25日,首戰平型關,殲敵1000餘人。10月,聶榮臻改任師政委,羅榮桓政治部主任。同月,聶榮臻率獨立團等部2000餘人留守五臺地區,開闢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師部率三四三旅南下開闢呂梁抗日根據地。1938年春,bl受傷,陳光代理師長。1939年,一一五師進入山東地區,1943年,一一五師與八路軍山東軍區合併,組成新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華任政治部主任。8年抗戰中,該師共與日作戰3800次,殲滅日偽軍18.2萬餘人。抗戰勝利後,一部分部隊調東北,另一部分編入新組建的新四軍兼山東軍區。
第一次分兵:
115師於1937年10月下旬決定分兵。bl、羅榮桓帶師直大部和343旅向東向南作戰,開闢呂梁抗日根據地;聶榮臻率師直一部及獨立團向晉察冀三省交界地挺進,開闢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聶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徐海東的344旅歸集總(八路軍總部)指揮

第二次分兵:
1938年中,115師第二次分兵:首先去了685團曾國華的2營(擴為第5支隊),孫繼先的工兵連(擴為津浦支隊)到冀魯邊;隨後去的是蕭華(旅政委)、符竹庭(旅主任)領導的343旅的一個指揮“架子”(稱為東挺縱隊),也到冀魯邊;之後陳光、羅榮桓親率115師師部及343旅主力(686團大部,教導隊等)進入山東黃河之畔;在向魯北、魯西發展的同時,彭明治、吳法憲率685團主力劍走偏鋒,於該年底躍進到蘇魯豫地區,掀開八路軍向華中挺進的序幕;最後343旅中在晉、冀、魯邊已小有發展的彭雄、樑興初、張國華、龍書金等個股也以支隊、大隊、甚至連(營、團的界限已不清楚)的規模對蘇、魯、淮進行遠端增援。另預留有力一部(686團3營編成的獨立團)由副旅長楊勇帶領佔據運河以西作為後援,而留守於晉西呂梁山一“眼”的343旅參謀長陳士榘、副主任王麓水所率師補充團(鄧克明部)已擴充套件為晉西支隊。
不知道大家聽到這些大事件和大人物以後,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呢?或者心中對此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呢?還是感慨萬千呢?歷史的作用就是這樣,驚天動地,讓人聽完看完後正能量滿滿的。歷史就像是我們後人的一面鏡子呀,因為有了以史為鑑,所以我們才不會接著犯錯誤,才可以避免漏洞百出呀。還有這些偉大的人,讓我們為人處事的時候,或者讓領導者們在治理國家的時候,可以有參照物,才能更加輕鬆速度的完成一件事情呀。所以小編覺得,我們活著一定要好好努力,爭取踏進歷史記載的行列,讓自己幹一些豐功偉績出來,造福人類,造福子孫,稱為歷史的驕傲者。